安龙堡山
在今云南楚雄市东南,云龙镇东南。《清一统志·楚雄府》 引《州志》:“山高险,蛮人啸聚之所。明嘉靖中,奚德、奚本倡居于此,知州荀诜讨平之,立哨于此。”
在今云南楚雄市东南,云龙镇东南。《清一统志·楚雄府》 引《州志》:“山高险,蛮人啸聚之所。明嘉靖中,奚德、奚本倡居于此,知州荀诜讨平之,立哨于此。”
东魏武定二年(544)置,治所在新城县(今河南伊川县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南汝州市及伊川、嵩县、汝阳等县地。北周废。东魏置,治南陆浑县(今河南嵩县东北)。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嵩县、伊川、汝州等县市一带。北周
明洪武元年(1368)改永州路置,属湖广行省(后为承宣布政使司)。治所在零陵县(今湖南永州市)。辖境相当今湖南祁阳县以南、东安县以东湘水及其支流潇水流域。1913年废。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永州路
①一名铜井山。在今江苏吴县西南。明王鏊 《姑苏志》 卷8: 铜坑山 “在邓尉山西南。一名铜井。晋宋间凿坑取沙土煎之,皆成铜,故名”。②在今浙江临安县西南一百十六里,与淳安县接界。宋 《咸淳临安志》 卷
即垛庄驿。今山东蒙阴县东南垛庄镇。民国时有县佐驻此。
在今河北涉县西北赤岸村。1940年八路军一二九师挺进太行山区,司令部从山西辽县(今左权县)南桐峪村迁驻涉县西北常乐村,同年迁驻其东南之赤岸村。此后这里成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一二九师首长刘伯承、邓小平等
在今广东潮州市西湖公园内。1922年建,原为西湖游人宴集之所。1925年国民革命军东征期间,周恩来曾到此进行革命活动。1927年“八一” 南昌起义部队到达潮州时,周恩来、贺龙、叶挺、彭湃、郭沫若等也驻
明置,在今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西。《方舆纪要》卷122务川县:“乌金关在县西二十里。”
亦作安巷。在今江苏丹徒县东。《方舆纪要》卷25镇江府丹徒县:安港在“府东北八十里,通大江。有巡司戍守。《江防考》云:自安港而东北百里,为丹阳之包港,皆防守处也”。又称安巷。在今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东北。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置,属台湾省。治所即今台北市。在台湾省本岛北部。面积272.16平方千米。人口263.3万。是台湾省省会、第一大城市。辖松山、大安、古亭、双园、龙山、城中、建成、延平、大同、中
根据清咸丰十一年(1861)不平等的中俄《勘分东界约》,具体勘界,立碑于珲春市东南距图们江口二十里处。沙皇俄国私挪界碑于中方一侧,距图们江口四十五里。光绪十二年(1886)重勘边界《珲春东界约》,中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