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宁县
南朝宋孝建元年(454)改軑县置,属西阳郡。治所在今湖北浠水县西南长江边。北周废。
古县名。南朝宋改轪县置,治今湖北省浠水县西南长江边。属西阳郡。北周时废。
南朝宋孝建元年(454)改軑县置,属西阳郡。治所在今湖北浠水县西南长江边。北周废。
古县名。南朝宋改轪县置,治今湖北省浠水县西南长江边。属西阳郡。北周时废。
即今广东雷州市东南仕礼岭。《舆地纪胜》卷118雷州:时礼山“在海康县东南八十里。四望之最高者也”。《清一统志·雷州府》:时礼山,“《旧志》谓之时礼岭。周五里。岩穴深邃。上有泉,岁旱祷雨于此”。
战国秦邑。即今陕西乾县东十里好畤村。《史记·吕不韦列传》:“发吏攻毒,毒败亡走,追斩之好畤。”即此。后改置好畤县。(1)古邑名。战国秦邑。即今陕西省乾县东好畤村。《史记·吕不韦列传》:“发吏攻毐,毐败
①在今湖北省荆门市西,蒙山麓。《舆地纪胜》 卷78荆门军: 蒙泉 “在军城西。出于硖石山之麓即蒙山也。南曰蒙,西北曰惠泉,每昼夜两潮,水溢数寸。世传南出玉,北出珠。崇宁三年巨蚌夜游北泉,光彩四烛”。《
北宋置,属富顺监。即今四川富顺县西南邓井关镇。
今安徽长江南岸最大支流。源出今黟县黟山北麓,合黄山与九华山间诸山溪水,东北至宣州市西与南陵县分界,称青弋江。《汉书·地理志》 称清水,《说文》 称泠水。《晋书·钟雅传》: 东晋初,钟雅为从事中郎,补宣
南宋宝祐四年(1256)建于马脑山,在今四川南川市东南九十里马嘴乡西北马嘴山。有建马脑山城摩岩石刻。民国《南川县志》卷2:马嘴场在“龙崖城西南三里。龙崖城一名马脑城”。
即今安徽含山县西南裕溪河北岸运漕镇。清设巡司于此。《清一统志·和州》:运漕镇巡司“在含山县南八十里。地临大河,上通巢湖,下接大江。民居稠密,商贾辐辏。本朝乾隆三十年裁宁国府照磨,改设巡司于此”。在安徽
①在今浙江宁波市北。《方舆纪要》卷92定海县:中大河在“县西三十里。源出慈溪之丈亭渡,由夹田桥过茅洲、化纸二闸,直达城西,亘五十里。昔时贯串城中,由城东入海,永乐以后由城西南新闸入浃口江”。②在今浙江
即今辽宁清原满族自治县西南耿家堡子。乾隆 《钦定盛京通志》 卷51: “耿家庄卡路,在英峨边门内。”
隋开皇十六年 (596) 析轵县置,属怀州。治所即今河南济源市。《元和志》 卷5: “以济水所出,因名。” 大业初属河内郡。唐属孟州。明洪武十年 (1377) 改属怀庆府。民国初属河南河北道。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