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奉国寺

奉国寺

初名咸熙寺。又名大佛寺、七佛寺。辽开泰九年 (1020) 建,在今辽宁义县城内东大街路北。明 《辽东志》 卷1义州: 奉国寺 “在钟楼东。一名七佛寺。佛宇高七丈,中有佛像七尊,高与殿称,中建石碑”。清康熙 《广宁县志》 卷2: 奉国寺在 “义州城内。殿高七丈,佛像七,高如之。一名七佛寺。辽开泰中建。元普颜可里美思公主施元宝千锭增修。明弘治中相继重修”。今寺除七佛殿 (大雄殿) 及七尊大佛为辽建外,六角钟亭、四角碑亭、中轴线上的无量殿、牌坊、山门以及西院两栋禅堂均为清代建筑。大雄殿内东西两侧立有金、元、明、清各代重修碑记十一通,是了解奉国寺历史的重要资料。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辽宁省义县城内东街路北。建于辽开泰九年(1020年),初名咸熙寺,金代改称奉国寺。因大殿内塑七尊大佛,故俗称大佛寺。大雄殿为寺内现存的辽代建筑,六角钟亭、四角碑亭、中轴线上的无量殿、牌坊、小山门以及西院两栋硬山式的禅堂均为清代续建。大雄宝殿位于中轴线北端,耸立在高阔的月台上,为五脊单檐庑殿式,高24米,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建筑面积 1800 多平方米。殿内佛坛上的辽塑,自东向西为拘留孙、尸弃、毗婆尸、毗舍浮、拘那含牟尼、释迦牟尼佛像,结跏端坐在须弥座上。其中以正中的毗婆尸为最高,合座高达8.6米。其背后有明代重塑的倒座观音菩萨像一尊,保留着早期男像观音的风韵。大雄宝殿梁枋上辽代彩画,有飞天、牡丹花等,四面墙上有元、明两代画的十佛、八菩萨、十一面观音、十八面罗汉壁画,色调鲜明、华丽,艺术水平高超。殿内东西两侧立有金、元、明、清各代重修碑记11通,是了解寺史的重要资料。建国后多次修葺,1984年起又进行大规模修缮。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奉 国 寺


猜你喜欢

  • 长门宫

    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北,汉长安故城东南。《汉书·东方朔传》:窦太主献长门园,武帝大说,“更名窦太主园为长门宫”。又《外戚传》:武帝使有司赐(陈)皇后策曰:“皇后失序, 惑於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玺绶,罢

  • 上明镇

    即今山西岚县西南上明乡。《清一统志·太原府二》“东村镇”条下:上明镇“在县(旧治)西”。

  • 赵家寨

    在今广西玉林市西。《清一统志·郁林州》: 赵家寨 “在兴业县南二十里。旧有巡司,明初废”。

  • 小江水

    ①在今湖南安仁县南。《方舆纪要》卷80安仁县:小江水“源出郴州北境,流经县界,又北至衡山县,合洣水入湘江”。②即今广西宜州市北天河,为龙江支流。《舆地纪胜》卷122宜州:小江“在城北。沿流下合龙江,通

  • 巴彦诺尔

    在今青海共和县东北。《清史稿·地理志》青海辉特部南一旗:“巴彦诺尔在青海东南,周四十余里。水西北流出,屈曲三百数十里,入和尔必拉。”

  • 天兴

    古国名。五代唐天成三年(928)贵族杨干贞杀长和国的郑隆亶,立赵善政,号大天兴。都阳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辖境比今云南全省大。天成四年(928)为义宁政权所代。

  • 湖滩

    亦名和滩。在今四川万县市西南六十里长江中。《方舆纪要》 卷69万县: 大江 “湖滩水势险急,春夏泛溢,江面如湖”。《宋史·孟珙传》:嘉熙中,“大元兵度万州湖滩,施、夔震动”。即此。

  • 祖法儿国

    亦作佐法儿。在今阿拉伯半岛东南岸阿曼的佐法儿一带。《明史· 外国传七》: “祖法儿,自古里西北放舟,顺风十昼夜可至。永乐十九年遣使偕阿丹、剌撒诸国入贡,命郑和赍玺书赐物报之。”

  • 来违津

    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至清水河县之间黄河上。《资治通鉴》:南朝梁中大通六年(534),高欢攻宇文泰,“遣恒州刺史库狄干等将兵四万自来违津渡”。胡三省注:“自恒州渡来违津,其地当在平城之西,河津之要也。自

  • 崎岫宫

    唐显庆三年 (658) 建,在今河南洛宁县西。《新唐书·地理志》 河南府永宁县: “西五里有崎岫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