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甲溪

大甲溪

①在今台湾省本岛西部。源出南湖大山西侧,西流经台中县,北入台湾海峡。《清一统志·台湾府》:大甲溪“在彰化县北四十里。《旧志》:源出大山中,流经大甲社南,又西入海”。

②本台湾土著番社名。有大甲东、大甲西两社,据大甲溪入海口。即今台中县西北大甲镇。清为苗栗县所属大甲巡司驻此。光绪二十一年(1895)日本侵占台湾,徐骧、吴彭年等在此抗击日军。


(1)在台湾省本岛西部。源出南湖大山以及中央山脉云雾山,西流经台中以北入台湾海峡,长124千米。流域面积1272平方千米。上游坡陡水急,建有达见水库。因处台湾多雨区,是台湾水资源最富的河流。沿岸山区林木资源丰富。(2)本台湾土著番社名。即今台湾省台中县西北大甲镇。有大甲东、西两社,据大甲溪入海口。清苗栗县所属大甲巡检司驻此。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七月,日本侵占台湾,徐骧、吴彭年等曾在此抗击日军。


猜你喜欢

  • 大谷龙长官司

    元末置,明属龙里卫。治所在今贵州龙里县北大谷龙。清改属龙里县。

  • 落吴县

    一作落吾县。唐贞观五年 (631) 置,属羁縻阔州。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后废。古县名。唐贞观五年(631年)以党项部落置,治今四川省松潘县北。属同昌郡。后地入吐蕃废。

  • 空灵岸

    即空灵滩。在今湖南株洲县南八里。唐杜甫有 《过空灵岸》 诗。

  • 许昌郡

    东魏天平元年(534)改颍川郡置,治所在许昌县(今河南许昌县东北许田)。隋开皇初废。东魏天平元年(534年)析颍川郡置,治许昌县(今河南许昌市东北许田镇)。辖境相当今河南省许昌市一带。隋开皇初废。

  • 黑石寨

    在今湖北麻城市西北。《方舆纪要》 卷76麻城县: 黑石寨在 “县西北八十里。亦抵光山县界。其相近者有康寨,下有包家庄”。

  • 曹植墓

    在今山东东阿县城南四十里鱼山西麓。曹植 (192—232),字子建,曹操第三子,曹丕之弟。为 “建安七子” 之一。三国魏太和三年 (229) 封东阿王,六年又徙封陈王。曹丕素忌其才,屡加迫害。曹植郁郁

  • 冬桃山

    在今江西全南县西南,与广东接界。《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龙南县:冬桃山“在县西南二百里。上多桃树,经冬始熟。下有溪流名桃川。冬桃隘在其上,东通和平,西通始兴,据险当关,可制三面。今有官兵更番戍守”。

  • 多罗满

    即哆啰满。今台湾省花莲县。《明史·琉球传》:“其地北自鸡笼,南至浪峤,可一千余里。东自多罗满,西至王城,可九百余里。”即今台湾省花莲县驻地。《明史·鸡笼传》:“东自多罗满,西至王城,可九百余里。”即此

  • 赀谷

    在今河南卢氏县南山之中。《资治通鉴》: 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 (450) 伐魏,后军外兵参军庞季明 “乃自赀谷入卢氏”。即此。在今河南省卢氏县南山之南。《资治通鉴》: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年)伐魏,

  • 通望山

    在今四川汉源县大渡河南。《寰宇记》 卷77通望县: 通望山 “自大渡河南与众山相连入嶲州”。《方舆纪要》 卷73黎州守御千户所 “试剑山”条下: “通望山在大渡河南三十里。与众山相连,入嶲州界。唐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