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凉山

大凉山

亦名凉山。在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境。为大雪山之分支,金沙江与马边河的分水岭。呈南—北走向,海拔2000—4500米。以黄茅埂为界,西为大凉山,东为小凉山,总名曰凉山。《明一统志》卷73四川行都司:凉山“在都司城东一百三十里。群峰嵯峨,四时多寒”。


在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大明一统志》:凉山“在都司城东一百三十里。群峰嵯峨,四时多寒”。大雪山东南分支。近南北走向。海拔大多在2000~3000米以上,主峰黄茅埂,海拔3961米。其东为小凉山,西为大凉山。广义的大凉山为大、小凉山的总称。山峰陡峻。山林间有珍稀动物大、小熊猫及金丝猴,主要树种有冷杉、铁杉、云南松等。辟有美姑大风顶全国重点自然保护区。为彝族的最大聚居区。


猜你喜欢

  • 铁木山

    在今甘肃会宁县西北。《清一统志·巩昌府》: 铁木山 “在会宁县西北 一百里。山色如铁,故名”。又称香林山。在甘肃省会宁县西。元大臣铁木儿游牧于此,故名。山高峻险,林木荫翳。海拔2297米。山东麓有九泉

  • 天师洞

    古名延庆观、昭庆观、常道观。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南青城山第三混元顶峭壁间,为青城山道教宫观之一。《舆地纪胜》卷151永康军:延庆观,“自会庆宫西行一二里,有观曰常道,乃古黄帝祠。《青城山记》云:在黄庭授

  • 邵亭

    即春秋郫邵邑。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八十九里邵原镇。《续汉书·郡国志》:河东郡垣县“有邵亭”。即“郫邵”。

  • 吴康镇

    在今江苏丰县南。《资治通鉴》:唐文德元年(888),“时溥自将步骑七万屯吴康镇,朱珍与战,大破之”。胡三省注引薛居正《五代史》:“朱珍攻丰,下之。时溥以全师会战丰南吴康里。”古镇名。在今江苏省丰县南。

  • 以冲海子

    在今贵州安龙县南。《方舆纪要》卷121普安州“响水”条下:“以冲海子在州西南安所城南。周三里,深不可测。旁有石门,海子之水注入焉。”

  • 即荦。在今河南淮阳县西南。《春秋》: 僖公元年 (前659),“八月,公会齐侯、宋公、郑伯、邾人于柽”。《水经·渠水注》: “柽,小城也。在陈郡西南。”古邑名。(1)又作笙或生窦。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

  • 即莘。又作姺或侁。在今山东曹县北十八里莘冢集。《史记·夏本纪》 《索隐》引《系本》:“鲧取有辛氏女。”

  • 遮山

    在今河南镇平县东三十里。《方舆纪要》 卷51镇平县: 遮山 “峦岫迢峣,沟涧深阻,遮隔前后,故名。《志》 云: 汉世祖初起义师,兵败,为王莽兵所追,此山遮隔,竟不能及,因曰遮山”。

  • 天居寺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原江陵县城内。《资治通鉴》:南朝梁承圣三年(554),西魏于谨等围江陵,“(元)帝移居天居寺”。即此。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城内。《资治通鉴》:南朝梁承圣三年(554年),西魏于谨攻江陵

  • 芷芎口

    在今广东吴川市西南吴阳镇西南鉴江东岸。明万历九年(1581)移宁村巡司于此。《明史·地理志》 吴川县:宁川所“又北有宁村巡检司,治川滘,后迁县西北之地聚村, 又迁于芷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