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四镇

四镇

①《周礼·春官·大司乐》:“四镇五岳崩”,将四镇与五岳并举。郑玄注曰:“四镇,山之重大者,谓扬州之会稽(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青州之沂山(在今山东临朐县南)、幽州之医无闾(在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西)、冀州之霍山(在今山西霍州市东)。”

②即河南四镇。《魏书·世祖纪》:神䴥三年(430)七月,“刘义隆将到彦之自清水入河,溯流西行。帝以河南兵少,诏摄四镇”。《资治通鉴》:南朝宋元嘉七年(430)胡注:四镇即金墉(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洛阳故城西北角)、虎牢(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镇)、滑台(今滑县东旧滑城)、碻磝(今山东茌平县西南古黄河南岸)。

③一名安西四镇。为安西都护府所辖的四个军事重镇。唐贞观二十二年(648)置,属安西都护府。《旧唐书·西戎·龟兹传》:“先是,太宗既破龟兹,移置安西都护府于其国城(今新疆库车县东郊皮朗旧城),以郭孝恪为都护,兼统于阗(今新疆和田市)、疏勒(今新疆喀什市)、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南岸托克马克西南阿克·贝希姆废墟),谓之‘四镇。”’永徽初罢。显庆三年(658)复置。以焉耆镇(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东南四十里城子附近)取代碎叶镇。咸亨元年(670)罢四镇。调露元年(679)复置四镇。不久罢。长寿元年(692)复置,有碎叶镇,而无焉耆镇。开元七年(719)又以焉耆取代碎叶。贞元后废。


(1)《周礼·春官·大司乐》:“凡日月食,四镇五岳崩。”据郑玄注,四镇指一方之镇的大山,即扬州的会稽山(在今浙江)、青州的沂山(在今山东)、幽州的医巫闾山(在今辽宁)、冀州的霍山(在今山西)。(2)北魏河南四镇。《资治通鉴》:宋元嘉七年(430年)到彦之北伐,“魏主以河南四镇兵少,命诸军悉收众北渡”。胡三省注:四镇即金墉(洛阳城西北角)、虎牢(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镇)、滑台(今滑县东旧滑城)、碻磝(今山东茌平县西南古黄河南岸)。(3)即“安西四镇”。


猜你喜欢

  • 白沙县

    ①唐武德元年(618)置,属南丰州。治所在今湖北郧县、郧西县境。八年(625)废。②1936年由琼山、定安、儋县、陵水、崖县、感恩等县析置,属广东省。治所在牙叉(今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白沙之名源于

  • 南阳平郡

    北魏改阳平郡置,属徐州。治沛南界(今江苏铜山县北)。后寄治彭城 (今徐州市)。北周并入彭城郡。

  • 白塉

    在今湖南华容县东南。《梁书·胡僧祐传》:大宝二年(551),侯景围巴陵,湘东王绎遣胡僧祐自江陵帅水师赴援,“至杨浦,(侯)景遣其将任约率锐卒五千,据白塉,遥以待之”。在今湖南省华容县东南。《资治通鉴》

  • 马鞍关

    ①在今湖北郧西县西马鞍关乡。《方舆纪要》卷79郧西县“鸡岭关“条下:“马鞍关在县西七十里, 皆因山以名。”②明正统初设,在今广西藤县南。《方舆纪要》卷108藤县:马鞍关在“县南二里。平南、岑溪、容县舟

  • 乞活台

    即今河南开封市东南繁台。汉为吹台。西晋末,乞活居此,俗称乞活台。《水经·渠水注》:“晋世丧乱,乞活凭居,削堕故基,遂成二层,上基犹方四五十步,高一丈余,世谓之乞活台。”

  • 秀容县

    北魏永兴二年(410)置,属秀容郡。治所在今山西忻州市西北五十五里杨庄附近。北周属雁门郡。隋开皇十八年(598)移治今忻州市,为忻州治。大业初属楼烦郡。唐武德元年(618)复为忻州治。蒙古至元二年(1

  • 卢子城

    在今山东平阴县西南。《魏书·地形志》:济北郡卢县有卢子城。《水经·济水注》:“济水又北径周首亭西……今世谓之卢子城,济北郡治也。京相璠曰:今济北郡所治卢子城,故齐周首邑也。”

  • 郑河

    古名不家水。在今河南郑州市和中牟县境。《金史·地理志》 开封府中牟县: “有郑河。”《方舆纪要》 卷47郑州: 郑水 “源出梅山,京、索二水自荥阳而东合于郑水,又东北至中牟县,溉田千余顷,其余水下入于

  • 云石山

    在今江西瑞金市西。1934年,毛泽东、博古、张闻天曾居山顶古庙。中共中央率领红军从这里出发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故又号称“长征第一山”。在江西省瑞金市高围乡东北。为海拔不足100米的石灰岩山丘,因岩层似

  • 白岸湖

    在今浙江青田县西南。《方舆纪要》卷94青田县:白岸湖在“县西南四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