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县
1948年革命根据地由四明山区部分地析置,属浙江省。治所在今浙江余姚市南三十四里梁弄镇。1949年废。
旧县名。1948年由四明山区部分地析置,治梁衕(梁弄,今浙江余姚市西南梁弄)。因境内有四明山得名。1949年撤销。
1948年革命根据地由四明山区部分地析置,属浙江省。治所在今浙江余姚市南三十四里梁弄镇。1949年废。
旧县名。1948年由四明山区部分地析置,治梁衕(梁弄,今浙江余姚市西南梁弄)。因境内有四明山得名。1949年撤销。
亦作陇木长官司。明洪武七年(1374)置,属茂州。治所在今四川茂县东北四十里。《明史·四川土司传》:“陇木长官司,其长官即陇木里人也。……所属玉亭、神溪十二寨。”清以后废。明洪武七年(1374年)置,
唐置,属永清县。即今河北霸州市。《旧五代史·世宗纪》: 五代周显德六年 (959) 四月,帝自乾宁军 “驾御龙舟,率舟师顺流而北,首尾数十里。辛丑,至益津关……以益津关为霸州”。即此。唐置,在今河北省
①即今吉林梅河口市东北太平河村。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海龙厅图:北有太平河。②北宋置,属涟水县。在今江苏涟水县北。③北宋置,属仙游县。即今福建仙游县东南枫亭镇。④在今江西永修县艾城西北。《元丰
北宋置,属彭原县。即今甘肃庆阳县西南七十里赤城乡。明嘉靖三十年(1551)筑赤城堡。(1)在河北省赤城县中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247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赤城,人口2.1万。因城东赤
即今吉林双辽县东北哈拉巴山。《清史稿·地理志》 辽源州: “东北有东西蛤拉巴山。内兴安岭山脉自乌珠穆沁旗东出,伏行蒙古平原中,至是特起二山。由是山脉行于东辽河外,至源为库哷讷窝集,即长白山脉也。”
当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方舆纪要》卷69彭水县:安定洞“在县东南,与湖广施州卫界”。
亦名渐江水、渐水、之江。即今钱塘江。位于今浙江省西北部。源出安徽省休宁县西南六股尖,向东北流到浙江省海盐县澉浦镇至余姚市西三闸连线处入杭州湾。全长605公里。干流有新安江、桐江、富春江诸名。《山海经·
北宋置,属乐至县。在今四川乐至县北三十里宝林镇。《舆地纪胜》卷158普州:三会镇“在乐至县。系遂宁、潼川、简池三州交会之地,故名三会镇”。在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西北部。面积28.2平方千米。人口1.6万
在今广西博白县南。 《方舆纪要》卷108博白县:大虫岩“在县南百余里,临大江。常有虎伏其下”。
又称道清铁路清孟支线。原拟从河南沁阳县清化镇 (今博爱县治) 修至孟县。长44公里。1925年修至陈庄 (约13公里) 而中止。1945年被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