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商州

商州

①东晋永和十年 (354) 十六国前凉改敦煌郡置,治所在今甘肃敦煌市西。隆和元年 (362) 复为敦煌郡。

②北周宣政元年 (578) 改洛州置,治所在上洛县 (今陕西商州市)。《寰宇记》 卷141商州: “取古商於之地而名。” 隋大业三年 (607) 废。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天宝元年 (742) 改为上洛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商州。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南、洵河以东及湖北郧西县上津镇地。其后渐小。元属奉元路。明洪武七年 (1374) 改为商县。成化十三年 (1477) 复升为州,属西安府。清雍正三年(1725) 升为直隶州,属陕西省。1913 年改为商县。

③北宋改殷州羁縻州置,属戎州 (后改叙州)。治所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北商州镇。后废。


(1)北周宣政元年(578年)改洛州置,治上洛县(今商洛市商州区)。隋大业三年(607年)改为上洛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为商州。天宝、至德时复为上洛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商州。唐辖境约当今陕西省秦岭以南,柞水、镇安以东,商南以西和湖北省郧西上津镇地。明洪武年间降为县,成化时复升州。1913年废为商县。(2)北宋时改殷州置,治今四川省宜宾市西南商州镇。属戎州。后废。


猜你喜欢

  • 阳平县

    ①西汉置,属东郡。治所即今山东莘县。东汉为侯国。三国魏属阳平郡。西晋永嘉后废。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复置,北齐改为乐平县。隋开皇六年(586)复改阳平县,八年(588)改为清邑县。②南朝宋置,属鲁

  • 阳岐山

    即今湖北石首市内绣林山。《晋书·刘驎之传》:驎之“居于阳岐,在官道之侧,人物来往,莫不投之”。《水经·江水注》:“江水又右径阳岐山北。”《旧唐书·地理志》石首山:“显庆元年,移治阳岐山下。”即此。

  • 大肚溪

    在今台湾省中西部。源出合欢山,西流经台中盆地入台湾海峡。《清一统志·台湾府》:大肚溪“在彰化县北十里。《旧志》:源出大山中,西流经大肚社南,又西入海”。据张荣楼、李梦愚编《台中县志稿·台中县乡镇地名的

  • 静封镇

    北宋置,属奉符县。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四十里。古镇名。在今山东省泰安市东、瀛汶河西岸。《金史·地理志》:泰安州奉符县有太平、静封二镇,即此。

  • 肔䏢州

    即胣肢州。治所在今四川汉源或石棉、甘洛县境。

  • 东常寿

    一作东长寿。即今河北新乐市。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0新乐县图:西南有东常寿。1958年新乐县迁冶于此。1992年改设新乐市。

  • 康平县

    清光绪六年 (1880) 析科尔沁左翼前、中、后三旗地置,属昌图府。治所在康家屯 (今辽宁康平县)。取康家屯平安之义。民国初属奉天洮昌道。1929年直属辽宁省。在辽宁省北部、辽河西岸,北邻内蒙古自治区

  • 梅口寨

    北宋置,即今福建泰宁县西南梅口乡。《方舆纪要》 卷98泰宁县: 梅口寨 “在县西梅口保。宋绍定五年,统领刘纯分忠武军于此,以镇罗源筋竹之寇。后废”。《宋史·兵志六》 福建路邵武军十砦有梅口砦。后为梅口

  • 柔玄镇

    北魏北境六镇之一。在今内蒙古兴和县西北。 《水经·㶟水注》: 于延水 “出塞外柔玄镇西,长川城南小山”。《魏书·肃宗纪》: 孝昌元年 (525)八月,“柔玄镇人杜洛周率众反于上谷,号年真

  • 殷繁水

    即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后旗西南五德沟。《魏书·太宗纪》: 泰常元年 (416),“大狝于牛川,登釜山,临殷繁水而南”。古水名。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后旗西南五德沟。《魏书·太宗纪》:泰常元年(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