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部县

南部县

南朝梁天监二年 (503) 改南国县置,为南部郡治。治所即今四川南部县。《寰宇记》 卷86南部县: “以地居阆中之南,故曰南部。” 西魏为新安郡治。北周属盘龙郡。隋属巴西郡。唐初属隆州。先天二年 (713) 属阆州。天宝初属阆中郡,乾元初属阆州。元属保宁府。明洪武十年 (1377) 废入阆中县,十三年 (1380) 复置,属保宁府。民国初属四川嘉陵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


在四川省东北部。属南充市。面积 2303.9 平方千米。人口128.3万。辖32镇、41乡。县人民政府驻南隆镇。以地处古巴西郡之南,故名。西汉置充国县,治今县西北,属巴郡。东汉初平四年(193年)析置南充国县,治今址;改充国县为西充国县,并隶巴西郡。南朝齐改为西国县、南国县,属北巴西郡。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改南国县为南部县,属南部郡。以地居阆中之南,故名。《太平寰宇记》南部县:“以地居阆中之南,故曰南部。”西魏属盘龙郡。隋属巴西郡。元属保宁府。明洪武十年(1377年)省,十三年复置。1913年属川北道,1914年属嘉陵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33—1935年为川陕革命根据地,中国工农红军在县境东置阆南县苏维埃政权。1950年属川北行署区南充专区,1952年属四川省南充专区。1968年属南充地区,1993年属南充市。地处盆中丘陵北端低山丘陵地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嘉陵江自北入,东南流经县境。西河由西北入,经蓄水13亿立方米之升钟水库,东南流注入嘉陵江。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小麦、玉米、甘薯,为省棉花、桑蚕主产县。白蜡、油桐、猪鬃、广柑著称。有石油、天然气及盐矿。有电力、化肥、啤酒、造纸、缫丝、机械等工业。唐巴、南广公路经此。嘉陵江航道通广元、重庆。纪念地有长坪山、铁炉寺。名胜古迹有大佛寺、龙井湾佛窟、李封观、报本寺等。


猜你喜欢

  • 参合陉

    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东北西沟门。《水经·河水注》: 沃水 “径参合县南,魏因参合陉以即名也。北俗谓之仓鹤陉。道出其中,亦谓之参合口,陉在县之西北,即 《燕书》 所谓太子宝自河还师参合,三军奔溃,即是处

  • 玉津镇

    唐置,为军镇。在今四川乐山市南三十里岷江西岸。《元和志》卷31玉津县:玉津镇“在县城中”。北宋乾德四年(966)废玉津县为镇,属犍为县。元为犍为县治所。《明史·地理志》:“犍为旧治玉津镇。今治惩非镇,

  • 石壁寨

    在今山西交城县西北二十里。《清一统志·太原府一》:石壁寨“在交城县西北石壁山上。一岭孤高,下视沟谷,极为险峻”。

  • 吉慈尼国

    指以今阿富汗喀布尔西南加兹尼为首都之伽色尼朝(962—1186)而言。南宋赵汝适《诸蕃志》卷上:“吉慈尼国, 自麻罗拔国约一百二十程可到。”

  • 长夏河

    在今湖北洪湖市北、仙桃市西南。《方舆纪要》卷77沔阳州:长夏河在“州南四十里。《志》云,襄水为汉之潜,而长夏河即夏水,江之沱也。自监利县流入境,东为大马长川,过沙口,又东北过柴林河,至直埠,与汉水合”

  • 百仞山

    在今浙江松阳县西南。《方舆纪要》卷94松阳县:百仞山在“县西南五里。有峰独立,傍无依倚,高二百余丈。旧名独山,唐天宝中改今名”。

  • 英布城

    又名兹乡。在今江西波阳县西北。《寰宇记》 卷107饶州鄱阳县: 英布城 “汉初筑,以居布”。《方舆纪要》 卷85饶州府鄱阳县 “武阳城” 条: 英布城 “在府西北百五十里。汉初吴芮筑,以居布。布,芮婿

  • 黄泥市

    即今安徽庐江县南黄泥镇。清光绪 《庐州府志》 卷3庐江县: 黄泥河镇在 “县南三十五里”。

  • 石潭村

    即今广东从化市西南石潭村。明洪武三年(1370)置流溪巡司于此。后迁神冈村(今从化市西南神冈镇)。

  • 桃仙都

    在今广东揭阳县东南。清顺治十年(1653) 移北寨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