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半山寺

半山寺

又名报宁禅寺。北宋置,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东。《舆地纪胜》卷17建康府:半山寺,“半山报宁禅寺,王荆公故宅也。由东门至蒋山此为半道,故以半山为名。元丰七年公病既愈,乃请以宅为寺,因赐额为报宁禅寺”。《方舆纪要》卷20江宁县“庄严寺”条下:“半山寺在旧城东七里,东距钟山亦七里,其地名白荡,积水为患。宋元丰中,王安石居此,乃凿渠决水通城河,寻舍宅为寺,赐额曰保宁禅寺。”


猜你喜欢

  • 勐 (猛) 捧

    即今云南勐腊县西五十四里勐捧镇。明设版纳勐捧。傣语 “勐” 为地方,“捧” 为会发光的妖精,意即传说有会发光妖精的地方。清代作勐搻。 民国初有县佐驻此。 1940年设勐捧镇。

  • 榆树湾市

    即今湖南怀化市。旧属芷阳县,清时县丞驻地。

  • 明阳县

    隋大业间置,为明阳郡治。治所在今贵州德江县西北。唐贞观后废。古县名。隋大业中置,治今贵州省德江县西北。为明阳郡治。唐贞观后废。

  • 㴔滩镇

    即今河南邓州市东三十六里汲滩镇。 《清一统志·南阳府三》: 㴔滩镇 “西枕湍河, 当襄、 陕之冲”。在河南省邓州市东部。面积22.8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㴔滩

  • 阿娑你城

    亦作鹤萨罗城。唐西域谢��国别都。在今阿富汗喀布尔南部赫尔曼德河流域。《新唐书·西域传下》:谢��“其王居鹤悉那城。……亦治阿娑你城”。

  • 多宗

    即今西藏洛扎县。《清一统志·西藏》 卫地诸城:多宗城“在拉萨西南四百二十里”。藏语意为南岩。1960年与生格宗、拉康谿合并设洛扎县,驻嘎波。即洛觉多宗。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洛扎县嘎波。

  • 洛城

    ①在今江西金溪县西。《方舆纪要》 卷86抚州府金溪县: 洛城在 “县西四十里。梁末周迪起兵临川时所筑也”。②在今四川眉山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71眉州“裴城” 条内: “州治东北二里有洛城。相传后汉

  • 集尔玛大

    清雍正十年 (1732) 设驿站,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海拉尔市东。西清 《黑龙江外纪》卷2: 齐齐哈尔至呼伦贝尔所设台站中有 “集尔玛大”。

  • 双阳县

    清宣统二年(1910)置,属吉林府。治所在苏斡延(今吉林双阳县)。民国郭熙楞《吉林汇征》:双阳县“地名苏斡延, 因境内有双阳河,故名”。1913年改属吉林省吉长道。1929年直属吉林省。古旧县名。清宣

  • 艾不城

    在今江苏连云港市东云台山一带。《寰宇记》卷22海州东海县:废艾不城“在县北二十四里。今古相传,田横避难,汉使艾不追横而筑。后晋移赣榆县于此。北齐天保元年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