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午子山

午子山

一名母子山。在今陕西西乡县东南二十里。《清一统志·汉中府一》:午子山“三峰削立,二水环流,山岭有洞四五,深不可测。风出入有声,谓之风洞,亦谓之午子洞”。


原称武子山。在陕西省西乡县城东南。山清水秀,林木葱郁,山坡上1000多亩白皮松尤为珍贵,素有“陕南小华山”之美称。山上原有几座大庙,分上、中、下三观,统称午子观。据《西乡县志》记载,午子观是汉代戚姬进香焚轮之处。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重建上观的翊圣保真君殿、药王殿、娘娘暖阁、福寿殿,并植松柏万株。明弘治十年(1497年)重修下观的圣水观、玉皇殿、东岳殿、丰都殿等。正德七年(1512年),增建上观的寝宫、雷祖殿、元帝殿、后寨门、铁城和五百灵官庙42所,并刻石十余通。清乾隆、光绪年间,均有修建。现存大殿3座,屋舍61间,明代铜铸佛像2尊、铁佛像1尊,清乾隆时大铁钟1口和殿内壁画多幅。


猜你喜欢

  • 柳溪亭

    在今安徽宿州市内。《资治通鉴》: 唐咸通十年 (869) 九月,庞勋部 “张儒等饮酒于柳溪亭”。即此。在今安徽省宿州市内。唐咸通十年(869年),康承训将张玄稔破宿州,杀庞勋将张儒于此。

  • 天龙寺

    北齐建,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天龙山上。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天龙山上。北齐皇建元年(560年)建。内有石室二十四龛,石佛像四尊。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又于西岩凿石洞三龛。

  • 阳梁聚

    即春秋宋杨梁邑。在今河南商丘东南三十里。《续汉书·郡国志》 睢阳县:“有阳梁聚。”

  • 琼州府

    明洪武元年 (1368) 改乾宁军民安抚司置,属广东省。治所在琼山县 (今海南省琼山市)。二年 (1369) 降为琼州。三年 (1370) 复升为琼州府。辖境相当今海南省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

  • 明周王府

    在今河南开封市龙亭公园一带。是朱元璋第五子朱由吴王改封为周王后, 在其封国开封建造的王府。

  • 荆江

    即今湖北荆州市以下长江河段。《资治通鉴》: 唐天复三年 (903),“马殷遣大将许德勋将舟师万余人,雷彦威遣其将欧阳思将舟师三千余人会于荆江口。乘虚袭江陵”。胡三省注: “大江自蜀东流入荆州界,谓之荆

  • 直塘镇

    即今江苏太仓市西北直塘镇。清宣统《太仓州志》 卷 4: 直塘镇 “水无迤逦曲折,故名”。

  • 辰时村

    即今河北深州市东北三十里辰时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5深州图:东北有辰时村。

  • 真定府路

    北宋庆历八年 (1048) 置,为河北四安抚使路之一。治所在真定府 (治真定县,今河北正定县)。辖境相当今河北阜平、藁城、巨鹿、丘县、肥乡、临漳以西地区及河南安阳、鹤壁、林州、汤阴等市县地。金废。北宋

  • 唐兀

    又作唐兀惕。元时蒙古人对党项族及其所建的西夏政权的称号。其地相当今宁夏全境及甘肃西北部、内蒙古西南部和陕西北部一带。见“唐古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