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山摩崖造像
在今辽宁彰武县东北四大家子乡扎兰村西南五里。传清代晚期关内和尚朱温久率弟子来此雕造佛像,本欲雕千尊,但至宣统元年(1909)仅雕成一百九十八尊而终止,因名千佛山。现存雕像一百九十七尊,有武士、罗汉,分别乘马、龙、虎、象、麒麟等,造像一般高1米左右,最高达20.2米,最低仅0.3米。雕工精细,是研究清代造像艺术的重要资料。
在今辽宁彰武县东北四大家子乡扎兰村西南五里。传清代晚期关内和尚朱温久率弟子来此雕造佛像,本欲雕千尊,但至宣统元年(1909)仅雕成一百九十八尊而终止,因名千佛山。现存雕像一百九十七尊,有武士、罗汉,分别乘马、龙、虎、象、麒麟等,造像一般高1米左右,最高达20.2米,最低仅0.3米。雕工精细,是研究清代造像艺术的重要资料。
即今福建建瓯市南南雅镇。《方舆纪要》卷97延平府南平县: 南雅口 “在府北六十五里。地势高耸,下临溪流,有闽越王庙”。
一名道人峰。在今福建邵武市南。《方舆胜览》 卷10邵武军: 道人峰 “在邵武县南八十里。负长溪面樵水。…… 《郡志》 云,昔有道人结庵修竹,号龚圣者,喜乘龙往来,颇有异迹,敕封神济妙应大师”。
①又名诸葛亮八阵。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北弥牟镇南。《元和志》卷31新都县:“诸葛亮八阵,在县北十九里。” 《寰宇记》卷72新都县引李膺《益州记》云:“稚子阙北五里武侯八阵图,土城四门,中起六十四魁,八八为
即今广东潮州市东韩江。《方舆纪要》 卷103潮州海阳县: 韩江 “在府城东韩山下。源出江闽汀、赣二州境,流入界,会三河而南出,又合产溪、九河、凤水,过凤栖峡,经恶溪而至山下为韩江。又经老鸦洲分流为三:
又作博尔济哈台。清雍正十三年(1735) 置,在今黑龙江省肇源县西北头台镇。清西清《黑龙江外纪》 卷2: “乌兰诺尔站东到呼兰,雍正十三年设六台。” 其中有 “博勒集哈”。
即今江西寻乌县南留车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 卷9: 长宁县南有留车墟。
明置,属沈阳中卫。即今辽宁沈阳市西北七十里静安堡。明 《辽东志》 卷3: 静远堡 “堡东地势平漫,临境陈宁堡可按伏”。在今辽宁省沈阳市西北。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土蛮引速把亥十余万骑往静远堡攻掠
西汉置,属甾川国。治所在今山东青州市东北。东汉省。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青州市北一带。属甾川国。东汉省。
1929年11月设置,属云南殖边督办公署。驻腾冲县 (今云南腾冲县)。辖十二县、十行政区 (设治局),辖境相当今云南西部丽江、永平、凤庆、永德等县以西地。1938年撤销。
亦作赤金蒙古卫。明永乐八年(1410)升赤斤蒙古千户所置,治所即今甘肃玉门市西北赤金镇。后废。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复置赤斤卫,雍正四年(1726)裁。又作赤金卫、赤金蒙古卫。明永乐二年(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