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山寨
即今河南西平县西南七十四里出山乡。民国初置县佐驻此。
即今河南西平县西南七十四里出山乡。民国初置县佐驻此。
西汉置,属琅邪郡。当在今山东东部。东汉省。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小金县境。后废。
①在今北京市西北颐和园北侧。明蒋一葵 《长安客话》 卷4: “瓮山以北五里为青龙桥,元时白浮堰之上游也。其西通金山。其北斜界百望山。”②在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南三十余里。桥跨涧水,四壁悬崖,下临深涧,为居
东魏武定六年 (548) 置,属南谯郡。治所在今安徽蒙城县境。后废。
在今广东阳春市西南双滘镇南。《清一统志·广东统部》: 阳春营有把总驻鹅公汛。
即今福建安溪县西北佛耳山。《方舆纪要》卷99安溪县“翠屏山”条下:“《志》云,县西北八十里有佛耳山。其山峭绝而高大,可耕可庐。一名佛天山。”
五代方镇名。后梁改昭义军置,治所在潞州(治今山东长治市)。后唐改安义军。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年),梁改安义军置,治潞州(即今山西长治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长治市、长治县及长子、屯留、平顺、潞城等县市
西晋太康元年(280)分龙冈县置,属桂林郡。治所在今广西宜州市一带。南朝宋废。
一名天公山。即今福建龙岩市北五十里天宫山。《新定九域志》卷9漳州:天公山,“阴晦则闻箫鼓之声”。明《寰宇通志》卷47漳州府:天公山“在龙岩县西北。唐武德初有山贼至此,为雷所击,因而就擒”,故名。《清一
在今福建明溪县东。 《方舆纪要》 卷98归化县: 水在 “县东十里。 出滴水岩, 分流并注, 入于明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