冽口县
亦作列口县。西汉置,属乐浪郡。治所在今朝鲜黄海南道西北殷栗。以在冽水入海之口而名。西晋后废。
古县名。又作列口县。西汉置,治今朝鲜黄海南道殷栗。属乐浪郡。东汉因之。西晋后废。
亦作列口县。西汉置,属乐浪郡。治所在今朝鲜黄海南道西北殷栗。以在冽水入海之口而名。西晋后废。
古县名。又作列口县。西汉置,治今朝鲜黄海南道殷栗。属乐浪郡。东汉因之。西晋后废。
即今四川南充县北金台镇。民国《南充县志》 卷1: 金台场 “在治北四十五里金台坝上。兴市于嘉庆乙卯。铺户九十余家,为北区第二大镇”。
①苕溪支流。在今浙江安吉县西。《方舆纪要》卷91安吉州:龙溪“在州治(今安城镇)东南。即苕溪之支流也。 自州城西绕流经此,合于马家渎,溢为外溪,分为里溪,远近诸水悉附入焉”。②在今江西南城县东南。《方
即今安徽肥东县西北元疃镇。《清一统志·庐州府》: 圆疃镇 “在合肥县北六十里”。
清光绪十八年(1892)置西盟土把总,属镇边直属厅。治所即今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拉祜语“西盟”意即金子。另说“西”取自族名拉祜西,“盟”即歃血盟誓,拉祜、佤、傣、傈僳各族在镇边厅治所之西盟誓, 因名西
即料角咀。在今江苏启东县北吕四镇东。《舆地纪胜》 卷41通州: 料角,“海门有料角,昔号形势控扼”。南宋绍兴中设水师防守。《明史·地理志》:海门县 “东南有料角咀”。嘉靖中,击败倭寇于此。
即泰昌县之讹。治所在今四川巫山县西北一百二十里大昌镇。《晋书·地理志》 及 《南齐书·州郡志下》 均作 “秦昌”。
明永乐四年(1406)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穆棱县东北穆棱河流域。后废。明永乐四年(1406年)置,治所今地不详,辖区约今黑龙江省穆棱河流域。后废。
一作下渣。即今湖北仙桃市东三十里下查埠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沔阳州(治今沔城镇)东北有下查埠塘。
在今云南姚安县南。《新唐书·地理志》 巂州越巂郡:“(姚州)又南九十里至外沴荡馆。”
①春秋晋地,在今山西介休市东南。《左传· 僖公二十四年》: 介子推与其母在此隐居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号为介山。②即今山西翼城县西小绵山。《左传》: 成公六年(前585),“赵简子逆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