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内乡县

内乡县

隋开皇三年(583)以避讳改中乡县置,属邓州。治所即今河南西峡县。大业初属淅阳郡。唐属邓州。金移治渚阳镇(即今河南内乡县)。清属南阳府。民国初属河南汝阳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


在河南省西南部。属南阳市。面积2465平方千米。人口61.7万。辖9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秦置郦县,治南阳市区西北,东汉时移治今内乡县城北。北魏改为南郦县。西魏置中乡县,治今西峡县城。因当时境内有南乡、北乡和中乡得名。北周改南郦县为郦县。隋开皇三年(583年)避文帝父杨忠讳,改中乡县为内乡县;改郦县为菊潭县,因境内有菊水得名。唐武德二年(619年)置默水县,治今内乡县北;贞观八年(634年)废。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后菊潭县移治今内乡县西北。五代周显德五年(958年)废。金正大三年(1226年)内乡县迁治今内乡县城。明、清因之,属南阳府。1913年属豫南道,1914年属汝阳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属南阳专区,1969年属南阳地区,1994年属南阳市。地处伏牛山中山、低山和丘陵平原区,湍河、默河自北向南流经全境。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小麦、玉米、甘薯、棉花、烟叶、芝麻等。特产桐籽、生漆、柞蚕丝等。有中药材300多种。矿产有金、铜、铁、磷、石棉、石墨、大理石等。工业有软木、农修、地毯等厂。312国道和确内、内二等公路在县城相交。名胜古迹有内乡县衙、文庙大成殿、宋瓷“邓窑”遗址、茶庵遗址和风景秀丽的宝天墁、五龙潭、天心洞、菊潭公园、哑女泉等。县境北部有宝天墁自然保护区。


猜你喜欢

  • 夹象石

    在今云南腾冲县东。《方舆纪要》卷118腾越州:夹象石“在州东龙川江东岸。渡江而西,即高黎共山麓也。正统三年,麓川思任发叛,都督方政及别将高远渡江而南,逼贼于上江。上江,贼重地也。深入力惫,求救于沐晟,

  • 张公故关

    在今山东平原县南。《元和志》卷17长河县有“张公故关”。《方舆纪要》卷31平原县:张公故关“即县之张公渡”。

  • 将台 (臺) 堡

    即今宁夏西吉县东南四十里将台堡。1936年10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一、二方面军在此胜利会师。

  • 固尔班托罗泊

    俗称为白家海。在今新疆昌吉市北。为乌鲁木齐河所潴。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71: 乌鲁木齐河 “北流径迪化城西红山之麓,东引为鉴湖,博克达山水自东南来入之,又北折西流百五十余里,昌吉河自西南来会,合流

  • 依来镇

    北宋置,属壁山县。在今四川璧山县北。

  • 沽河

    ①又作沽水。即今白河、潮白河,东循北运河入海。《汉书·地理志》 渔阳郡渔阳县: “沽水出塞外,东南至泉州入海。” 又 《水经·沽河》: “沽河从塞外来, 南过渔阳狐奴县北, 西南与㶟余水

  • 曷懒甸

    即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以北、咸镜北道吉州南大川以西地区。《金史·世纪》: 康宗时,“高丽背约,杀二使,筑九城于曷懒甸,以兵数万来攻”。即此。

  • 走马场

    即今四川重庆市巴南区西北走马镇。清嘉庆《四川通志》卷89巴县:走马铺“在县西八十七里”。

  • 仲堤圈寨

    即今山东曹县南三十五里仲堤圈。清光绪《山东通志》卷2《舆图志》:曹县南有冲(仲)堤圈。

  • 卡克满设治局

    1937年析巩留县置,属新疆省。治所即今新疆新源县。1939年改为新源设治局。又称恰克满设治局。1939年由巩留县析置,治那里格(今新疆新源县新源镇)。1942年更名新源设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