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交口镇

交口镇

①清置,属沁州。在今山西沁县西北二十七里,小漳河上游。

②清置,属临潼县。即今陕西临潼县东北五十里交口镇,当漆沮水会清谷水入渭河之口。

③清置,即今陕西延长县东北交口镇。《清一统志·延安府二》:交口镇“在延长县东北六十里”。


(1)在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西南部。面积25.4平方千米。人口1.4万。镇人民政府驻交口,人口 3000。因地处离石、柳林、中阳三县市交界的交通要冲而得名;一说因两河在此交会得名。1949年为离石县一区,1954年为交口乡,1958年属城关公社,1959年建交口公社,1984年改镇。产玉米、谷子、高粱等。有煤炭、焦化等厂矿。孝柳铁路、汾离高速公路及209、307国道经此。古迹有唐建安国寺。(2)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北部。面积44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交口街,人口 1340。镇以驻地名。石川河在村东南入渭河,故名。元、明、清、民国均设镇。1962年设交口公社,1984年改乡,1994年设镇。主产小麦、玉米、棉花,盛产鲜鱼。有磷肥、籽棉加工、面粉、农机等厂。有公路通西潼高速公路。(3)在陕西省延长县北部。面积198平方千米。人口1.2万。镇人民政府驻交口,人口 1310。因地处山沟交汇处得名。据清雍正年间《陕西通志》载,当时已为镇。1954年设交口乡,1956年设镇,1958年设公社,1985年复设镇。主产谷子、玉米、小麦、糜子,盛产烤烟、蓖麻。有修配等厂。为县东北部农贸集市。有公路通县城。


猜你喜欢

  • 淮南路

    北宋初置,治所在楚州 (今江苏淮安市)。太平兴国元年 (976) 析为东西两路。至道三年(997) 复合为淮南路。治平中移治扬州 (今扬州市)。辖境南至长江,东至海,西至今湖北黄陂、河南光山等县,北逾

  • 街河市

    即今湖北松滋县南三十八里街河市镇。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松滋县南有街河市。

  • 淄水

    ①又名柴汶。即今山东新泰市西北之小汶河,西流至泰安市南大汶口入汶河。《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前516),“齐师围成。成人伐齐师之饮马于淄者”。杜注: “淄水出泰山梁父县西,北入汶。” 《水经·汶水注

  • 庄岳

    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北古齐城。《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前545),陈桓子曰:“得庆氏之木百车于庄。”后庆封“反, 陈于岳”。杜注谓“庄”为“六轨之道”,又谓“岳”为“里名”。《孟子·滕文公下》:“引而置

  • 第一水

    在今海南省琼山市西三里。《方舆纪要》卷105琼州府琼山县: “第一水在府西三里。绕流经县西北一里之下田村,又北入海。于城西涧流为首派,因名。”

  • 稍户营子

    即今辽宁义县东北稍户营子满族镇。清光绪 《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 义州图: 东北有稍户营。民国 《义县志》 中卷: 稍户营镇 “在城东北七十里第八区。日日为市,人烟稠密,商号殷繁,住户三百余家,商号七

  • 扶予山

    在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七十里。《水经·��水》:“��水出��阴县西北扶予山。”郦道元注:“《山海经》曰:‘朝歌之山,&

  • 金华观

    一名玉京观。在今四川射洪县西北金华镇北金华山上。《舆地纪胜》 卷154潼川府: 玉京观“在射洪县北金华山上。昔陈勳学道山中,东晋宁康三年白日仙去。梁天监中建观。皇祐二年赐名。有老君像,唐明皇所铸。有陈

  • 西双版纳

    在今云南南部。傣语“西双”为自然数十二,“版纳”意即千田,但仅表明多,指宽阔区域,并非整整一千。后用作“采邑”之意,亦即提供贡赋的单位。“西双版纳”即十二版纳。版纳的划分早就出现。但不同时期又有变化。

  • 普庆镇

    金置,属诸城县。在今山东诸城市西二十八里。古镇名。即今山东省诸城市西南普庆。《金史·地理志》:密州诸城县有普庆、信阳、草桥三镇,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