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丰城县

丰城县

①三国吴置,属苍梧郡。治所当在今广西苍梧县、藤县境。南朝宋初废,元嘉中复置,属永平郡,齐以后废。

②西晋太康元年(280)以富城县改名,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丰城市南四十一里丰水西荣塘。南朝梁属巴山郡。隋平陈废,开皇十二年(592)复置,初名广丰,仁寿二年(602)避杨广讳,复名丰城,属洪州。治所在今丰城市东二十里石滩乡故县村。大业初属豫章郡,十三年(617)废。唐武德五年(622)复置,属洪州。永徽初徙治章水东,即今丰城市。天祐中改名吴皋县。五代南唐复名丰城县。宋属隆兴府。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升为富州。明洪武二年(1369)复为丰城县,属南昌府。民国初属江西豫章道。1926年直属江西省。1988年改设丰城市。

③即故东城县。在今安徽定远县东南大桥乡三官集。《寰宇记》卷128定远县:“梁天监三年土人祭丰据东城,自魏归。武帝嘉之,改曰丰城,立为定远郡。”


古旧县名。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富城县置,治今江西省丰城市南。属豫章郡。南朝梁大通二年(528年)改属巴山郡。隋初废,开皇九年(589年)改置广丰县。仁寿二年(602年)复名丰城县。唐永徽二年(651年)移今治,属洪州。天祐二年(905年)改名吴皋县。五代南唐复名丰城县。宋属隆兴府。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升为富州,属龙兴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降为丰城县。明、清属南昌府。1988年撤销,改设丰城市。为“洪州窑”的产瓷中心,唐代遗址至今犹存。


猜你喜欢

  • 万佛洞

    在今山西省五寨县芦芽山。明僧福登居此,神宗赐号真来佛子,为造万佛铁塔,凿万佛于石洞,神工备具。

  • 乌溪镇

    ①亦作乌溪关。在今江苏宜兴市东南。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荆溪县记:“乌溪镇在城东南五十里。”②即今安徽当涂县东南乌溪镇。清乾隆《当涂县志》卷6《镇》:乌溪镇“在县东九十里”。在安徽省当涂县南部。面积4

  • 田寨江

    即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北田寨河。《方舆纪要》卷109怀远县“板江”条: 田寨江“出吼江北原, 经田寨、播营、丹竹诸村, 入大江”。

  • 神麇山

    亦作神囷山。在今河北磁县西四十里。《山海经·北山经》: “神囷之山,其上有文石,……滏水出焉。” 《明史·地理志》 磁州: “西北有神麇山,滏水出焉。”

  • 上钦州

    唐开元十七年(729)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或石棉县境。北宋以后废。

  • 乐安江

    在今江西乐平市南。为鄱江南源。上游称婺江,源出婺源县东北边境芙蓉岭,西流到波阳县和昌江汇合后称鄱江,入鄱阳湖。《寰宇记》卷107乐平县:乐安江“源出县东北扶余岭,合余干水。又有明溪、银溪、石吴溪并流合

  • 白兰山

    即今青海曲麻莱县北黄河源西北布尔汗布达山。《晋书·乞伏炽磐载记》:隆安二年(398),炽盘令其安东木奕于率骑七千讨吐谷浑树洛干于塞上,“洛干奔保白兰山而死”。即此。古山名。即今青海省黄河源西北布尔汗布

  • 里仁汛

    在今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东南。《清史稿·地理志》西隆州:“州城有里仁汛。”有外委驻守。

  • 湖陵县

    ①秦置,属薛郡。治所在今山东鱼台县东南。西汉属山阳郡。王莽时改为湖陆县,东汉初复名湖陵县。《后汉书·刘永传》: 建武三年 (27),盖延破刘永将佼彊、周建等,“彊、建从永走保湖陵”。东汉章帝改为湖陆县

  • 洛中桥

    唐武后时,韦德昭所造。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天津桥东。其东有利涉桥。《新唐书·韦弘机传》: 弘机 “徙洛中桥于长夏门,废利涉桥,人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