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中书省

中书省

①元置,指直属中书省的地区。俗称腹里。治所在大都路(今北京城)。辖境相当今河北、山东、山西三省, 内蒙古自河套以东至哲里木盟以西,河南的黄河以北(原阳、延津、封丘除外)及虞城、山东的东明、江苏丰县、沛县、安徽砀山等县。明洪武元年(1368)废,辖地分属河南、山东两行省。

②明洪武元年(1368)改江南行中书省置,治所在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市)。辖境相当今江苏、安徽二省和上海市以及江西婺源县地。十三年(1380)废。其地直属六部为京师。


(1)蒙古中统元年(1260年)置,除总理全国政务外,还直辖腹里地区,亦称中书省,以别于各行中书省辖区。治开平(五年改为上都路,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至元四年(1267年),移治中都(九年改为大都,今北京城西北隅)。至顺初,辖境相当今河北、山东、山西三省,内蒙古自治区从河套以东至通辽市,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长岭县以西,河南省黄河以北(原阳、延津、封丘县除外)及虞城县、江苏省丰县、沛县及安徽省砀山县等,通称腹里。明洪武元年(1368年)废。辖境分属河南、山东两行省。(2)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置江南行中书省,治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洪武元年(1368年)建南京,罢江南行中书省,以所领府州直隶中书省,仍称中书省;十三年罢中书省,以所领直隶六部,改称京师或直隶,辖境相当今江苏、安徽、上海两省一市。


猜你喜欢

  • 廉水县

    北魏延昌中置,属褒中郡。治所即今陕西南郑县西南濂水镇。南朝梁大同中废。南宋绍兴四年(1134) 复置,绍定间废。北魏延昌中置,治今陕西省汉中市南。南朝梁大同时废。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复置,绍定时

  • 连山湾

    在今辽宁葫芦岛市东葫芦岛西南。为辽东湾西海岸重要港湾。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辽宁锦县:“县属连山湾在北宁路线连山驿北方二里,距锦县西南一百里。户数六百,人口三千余。……谷物移出,由水陆两运,达河北

  • 思依山

    在今四川阆中市西北七十里思依镇。《舆地纪胜》 卷185阆州: 思依山 “在晋安县北二十里。汉朝罗冲霄张道陵隐居所。其山东西二水,东观今之元封也,有峻仙洞、捣药台、俗丹井、炼丹炉存焉。西观今之延禧也,有

  • 邛筰

    亦作邛笮。古西南夷二国,在今四川西南部荥经南至西昌市一带。《史记·西南夷列传》:“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自巂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徙、筰都最大。”蜀人司马相如言西夷邛筰可置郡县,使相如往喻,便

  • 伊吾设治局

    1935年析哈密县置,属新疆省。治所在阿都鲁克(今新疆伊吾县)。1944年升为伊吾县。1937年6月由哈密县析置,治阿都鲁克(即伊吾城,今新疆伊吾县伊吾镇)。1944年升县。

  • 昆山侯国

    西汉置,属琅邪郡。治所在今山东诸城市西南六十里昆山西七里。初元元年 (前48) 封城阳荒王子光为侯国。东汉省。西汉元帝封城阳荒王子光为昆山侯,置昆山侯国,治今山东省诸城市西南。因境有昆山,故名。属琅邪

  • 新和硕特部

    清科布多参赞大臣管部之一,统于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和硕特为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明末,其一支徙居西北。乾隆三十七年 (1772),首领蒙衮率部来归清朝,附新土尔扈特部游牧。五十七年,定牧哈弼察克河

  • 小平川

    即今陕西延安市西北西川河。《清一统志·延安府》 “龙尾水”条下:“《旧志》,西川水至(保安)县东南二十里,会小平川, 入肤施县界合延水。”

  • 四墩子镇

    在今江苏靖江市西南四十五里太和镇村。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靖江县:四墩子镇“在城西南四十二里”。

  • 青草湖

    ①在今安徽望江县东北四十里,为武昌湖东半部。《方舆纪要》 卷26望江县 “漳湖” 条下: 武昌湖 “又东十里为青草湖,相接者曰白上湖,会上流诸水,其涨弥天,又东北汇于漳湖,导流为埭沟河,达府西皖口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