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高山
又名登山、东门山。在今湖北咸宁市东。《清一统志·武昌府一》:东高山“在咸宁县东 一里。为邑之镇”。
又名登山、东门山。在今湖北咸宁市东。《清一统志·武昌府一》:东高山“在咸宁县东 一里。为邑之镇”。
在今河南西华县东北。《寰宇记》 卷10西华县: “阎仓城在县东北三十里。” 魏筑城置仓于此,因名。
明置,在今俄罗斯境黑龙江下游哈巴罗夫斯克(伯力)附近。明《辽东志》卷9:海西东水陆城站有狗站“奴合温站”。后废。
即今山东济南市东北二十里洛口。为泺水入古济水 (此段古济水即今黄河) 之口。《水经·济水注》: 泺水 “北流注于济,谓之泺口”。筑堰以分其流,故亦名堰头镇。又曰下泺镇。明置堰头镇巡司。
在今北京市通县东南张家湾南、漷县镇西一带。《辽史·地理志》:“辽每季春,弋猎于延芳淀……延芳淀方数百里,春时鹅鹜所聚,夏秋多菱芡。”清光绪《通州志》卷2:延芳淀,“《旧志》云在州南漷县西十里。……近南
在今陕西绥德县东。《清一统志 ·绥德州》: 官菜园 “在州东北一百四十里。明正统中置巡司。今裁”。
亦曰鸣銮戍。在今内蒙古正蓝旗附近。《明史· 成祖纪》: 永乐八年 (1410) 远征漠北,“ (三月) 甲戌,次鸣銮戍”。又作鸣銮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附近。明永乐八年(1410年)明成祖朱棣阅兵
明洪武二十年(1387)置,在今浙江慈溪市东三十二里观城镇。嘉靖《观海卫志》卷1:“城成而海水当其前, 因名观海卫。”清顺治十七年(1660)废。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汤和置,治今浙江省慈溪市东观
即今黑龙江省富锦市南与宝清县交界处之七星河。清齐召南《水道提纲》卷25:挠力河纳乞勒沁河,“又东北数十里,有西勒喜河, 自西南会北来之屋汉术河,东流来会”。
在今广东阳春市西南马水乡东南,石菉水注入漠阳江口处。清同治《广东图说》卷45:阳春县“有马水墟”。
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明州。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西北甘禄一带。贞观十三年 (639) 废入越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