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吉屿
在今台湾省澎湖县东南。清蒋毓英《台湾府志》卷3:东吉屿“周围里余”。
在今台湾省澎湖县东南。清蒋毓英《台湾府志》卷3:东吉屿“周围里余”。
明洪武八年 (1375) 置,属四川都司。治所即今贵州黄平县西北旧州镇。十五年(1382) 改属贵州都司。万历中并入黄平州。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置,治今贵州省黄平县西北旧州。属贵州都司。后升为卫
1912年改南雄州置,后属广东岭南道。治所即今广东南雄县。1920年直属广东省。旧县名。1912年改南雄州置,治今广东省南雄市雄州镇。1996年撤销,改设南雄市。
在今安徽砀山县南城郊。《方舆纪要》 卷29砀山县: 新汇泽 “以河徙成泽,南北二十里,东西四十里,经冬不竭”。已淤。
亦作独逻河、独乐河。今蒙古国土拉河。突厥文碑作Toghla。《隋书·铁勒传》: “独洛河北有仆骨、同罗、韦纥、拔也古、覆罗并号俟斤。”《新唐书·地理志下》: 回鹘 “乌德鞬山左右嗢昆河、独逻河皆屈曲东
北宋太平兴国六年 (981) 改遂城县置,治所在今河北徐水县西二十五里遂城。景德元年(1004) 改为广信军。
即今广西象州县东中平乡。清乾隆《象州志》卷1:“中平墟在仁义村后,离城七十里。”
西汉置,属牂牁郡。治所在今贵州独山县附近。南齐属南牂牁郡。梁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贵州省独山县附近。属牂柯郡。南朝齐属南牂柯郡。梁大宝后废。
明崇祯中置,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南。《清一统志·廉州府》: 白龙寨 “又西有川江寨、陇村寨、调埠寨、珠场寨,皆南至平江池十余里”。
即今广东清新县西南三坑镇。清设三坑汛,有外委把总驻防。
在今福建古田县东南。《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石平桥“在县治东南。宋建。寻废。明朝宣德间再建,复圯。成化十五年重修,为石墩十有一,覆以亭五十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