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三谷守捉城

三谷守捉城

唐置,属翼州。在今四川茂县西北。


猜你喜欢

  • 晋宁镇

    金置,属平晋县。在今山西太原市南。

  • 楠木坡

    在今四川筠连县东南。清同治 《高县志》卷11: 楠木坡 “昔人多植楠木,故名。两山逼窄,坡岭横截,中一路径,左通龙塘,右达正州,最为要隘”。

  • 吉州窑

    又名永和窑。窑址在今江西吉安县东南永和镇。为五代至元南方民间著名瓷窑之一。宋代窑业盛极一时。

  • 白芒岭

    即萌渚岭。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东南、贺县西北与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西南之萌渚岭。唐杜佑《通典·州郡》:道州“有甿渚岭,今谓之白芒”。《明史·地理志》 江华县:“西有白芒岭,即萌渚岭,五岭之第四岭也。”古

  • 宝盖山

    ①在今江苏镇江市西。《清一统志·镇江府一》: 宝盖山 “在丹徒县西四里。有茅山道院”。②即今福建石狮市东南宝盖山。明 《寰宇通志》 卷46泉州府: 宝盖山 “在晋江县南。上有石塔 (姑嫂塔),宏壮耸拔

  • 姚李庙镇

    即今安徽霍邱县南姚李镇。清乾隆 《颍州府志》 卷2: 霍邱县有姚家庙。

  • 双羊山

    在今安徽宣州市南。《方舆胜览》卷15宁国府:双羊山“在宣城南五里。以山有双羊石,故名。梅圣俞诗:风雪双羊路,梅花山下村”。

  • 蛤湖

    在今江西南城县西南。《明一统志》 卷53建昌府: 蛤湖 “在府城西南三十里。有石磜百丈,瀑淙飞下入湖。湖中多蟹蛤,故名”。

  • 宛县

    秦置,为南阳郡治。治所即今河南南阳市。西晋为南阳国治。南朝宋为南阳郡治。北周与上陌县合并改为上宛县。古县名。秦昭襄王置,治今河南省南阳市。北周改名上宛县。战国时为楚著名产铁地。秦以后历为南阳郡治所。汉

  • 仇留城

    在今河南柘城县北。《元和志》卷7宁陵县:仇留故城“陈川自始基败后,遣将仇留伐鄢,以逼豫州。祖逖遣卫策进戍谷北高丘,以御仇留,故呼为仇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