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三海

三海

①今北京市西城区南海、中海、北海的总称。金始名太液池。元名西华潭。明初拓建南海,亦称金海。清又称西海子。其水源来自玉泉山合西北诸水,至德胜门汇为积水潭,又经地安门汇为大池。瀛台以南曰南海,瀛台以北曰中海,金鳌玉蝀桥以北则曰北海。

②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东北。《方舆纪要》卷78江陵县:三海“在城东北。江陵以水为险。孙吴时引诸湖及沮漳水浸江陵以北地,以拒魏兵,号为北海。……五代周显德二年,高保融复自西山分江流五六里筑大堰亦名北海。……(宋)开禧三年守臣刘甲以南北兵端既开,再筑上中下三海。淳祐中孟珙兼知江陵,……乃修复内隘十有一,别作十隘于外,有距城数十里者,沮漳之水旧自城西入江,因障而东之,俾绕城北入于汉,而三海遂通为一。又随其高下为八匮以蓄泄水势,三百里间渺然巨浸,遂为江陵天险,金人尝犯荆门州,距江陵才百里而去,知有三海为之限故也”。


(1)在今湖北省江陵县东北。南宋开禧三年(1207年),守臣刘甲筑上、中、下三海;淳祐五年(1245年),孟珙兼知江陵府,修复内隘十一,作外隘十,障沮水、漳水东流绕城北入于汉水,三海遂通为一。又随其高下为八匮,以蓄泄水势,三百里间,渺然巨浸,遂为江陵天险。(2)旧时北京城内北海、中海、南海三个湖泊的合称。


猜你喜欢

  • 七部县

    唐武德七年(624)置,属西豫州。治所在今云南元谋县北龙街附近。贞观三年(629)属靡州。天宝后废。

  • 阳泉工矿区

    1949年改阳泉市置,治所即今山西阳泉市。1951年改设阳泉市。1949年由阳泉市改置(县级)。治今山西省阳泉市。1951年改设阳泉市(地级)。

  • 石阡等处长官司

    元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石阡县。明洪武初改置石阡长官司。元置,治今贵州省石阡县汤山镇。属思州安抚司。明改石阡长官司。

  • 盘山水

    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盘山。《水经·鲍丘水注》: 盘山水“水出山上,其山峻险,人踪罕交,去山三十许里。望山上水,可高二十余里,素湍皓然,颓波历溪,沿流而下,自西北转注于泃水”。《清一统志·顺天府二》: 盘

  • 宝峰川镇

    在今河北怀来县 (沙城) 南。《方舆纪要》 卷17保安州: 宝峰川镇 “相近者有安树寨、豺狼峪、庄窠涧等口,南达大龙门口不过一二十里,与涿州接界。弘治中,抚臣周纲言: 宝峰川通宣化府要路,三十八盘、分

  • 范家池

    在今江西南昌市东。南宋范成大 《骖鸾录》: 乾道癸已 (1173),由龙王庙 “发船邬子,宿范家池。湖中称某家池者,取鱼处也,随一家占为名”。在今江西省南昌市东。南宋乾道中范成大赴岭南,途经此。

  • 武平场

    五代王闽改武平镇为武平场,属长汀县。即今福建武平县。北宋淳化五年 (994) 升为武平县。五代闽改武平镇为武平场,即今福建省武平县。属长汀县。北宋淳化五年(994年)升为武平县。

  • 曲里馆

    又名曲里铺、屈里铺。在今安徽萧县西北。《方舆纪要》卷29萧县:曲里馆“在旧县西三十五里。……(万历)二十六年,河决山东单县黄堌口,稍复成渠。惟曲里馆至三仙台四十里如故。……至三十四年,大河复经曲里馆而

  • 下溠县

    西魏改㵐西县置,为唐州治。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北唐县镇。隋开皇十六年(596)改置唐城县。古县名。西魏改㵐西县置,治今湖北省随州市西北唐县镇。北周为下溠郡治。隋开皇十六年(

  • 泰陵

    ①隋文帝杨坚的陵墓。在今陕西扶风县东南,接武功县界。②唐玄宗李隆基的陵墓。在今陕西蒲城县东北三十里金粟山上。《新唐书·地理志》 奉先县:“泰陵在东北二十里金粟山。”③为明孝宗朱祐樘之陵。在今北京市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