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三士冢

三士冢

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南。据《晏子春秋》载:传说齐景公有三士: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都以勇武闻名。一日宰相晏婴从三武士身边走过,三武士自恃功高,傲慢无礼,晏婴因此认为他们是“危国之器也,不若去之”。于是就与齐景公合谋,用两个蜜桃宴请三武士,让他们“计功而食桃”。公孙接和田开疆都认为自己功劳很大,便先援桃欲食,而古冶子却说他们的功劳都不如自己,要他俩把桃子退回。他俩羞愤不已,遂拔剑自刎。古冶子见二人已死,觉得自己独生不义,也自杀身亡。这便是“二桃杀三士”的故事。《水经·淄水注》 载:“淄水又东北径荡阴里西,水东有冢,一基三坟,东西八十步,是列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之坟也。晏子恶其勇而无礼,投桃以毙之,死葬阳里, 即此也。”1981年国家拨款修建院墙保护,院外立有“三士冢”石碑。


猜你喜欢

  • 龙洞山

    ①在今江苏江浦县西。《方舆纪要》卷20江宁府江浦县:龙洞山在“县西二十五里。西接天井山,东连西华山及马鞍山”。②在今安徽含山县西南。《舆地纪胜》卷48和州:龙洞山“在含山县西南五十里。有诗酬唱”。《方

  • 东安国

    又名小国、小安国。古昭武诸国之一。都喝汗城(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北)。《新唐书·西域传》:东安“在那密水之阳,东距何二百里许,西南至大安四百里”。显庆中置木鹿州于此。

  • 小坑隘

    在今江西崇义县西南。《方舆纪要》卷88南安府崇义县:小坑隘“相近有隐下阨、关田隘,又东南有流决隘”。《清一统志·南安府》 “横水隘”条下:小坑隘“在(崇义)县西南四十里。其西又有关田、流决二隘”。

  • 思塔节寨

    明代西藏地名。即今西藏拉萨市辖达孜县别称。

  • 冷泉亭

    ①在今浙江杭州市西灵隐寺前、飞来峰下。唐元和末杭州刺史元建,初在泉池中央。白居易《冷泉亭记》:“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后为山

  • 周代国名。姜姓。春秋时为齐所灭。故城在今山东寿光市南三十里纪台乡。《左传》:隐公元年(前722),“八月,纪人伐夷”。《续汉书·郡国志》:“剧,有纪亭,古纪国。”古国名。西周封国,姜姓。在今山东省寿光

  • 如皋场

    唐大和五年(831)置,属扬州。即今江苏如皋市。五代南唐保大十年(952)升为如皋县。

  • 落星湖

    ①在今江西分宜县西。《寰宇记》 卷109袁州宜春县: 落星湖 “相传唐耕者向氏母居此,一夕见巨星流于屋,遂成湖。广五十余亩,其深莫测”。②又名落星湾、德星湖。即今江西鄱阳湖之北部。《寰宇记》卷111引

  • 崤塞

    即殽塞。又作二崤、殽渑。在今河南陕县东南、渑池县西。即“崤渑”。

  • 博古堂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江陵县故城东。《舆地纪胜》 卷64江陵府: 博古堂 “在新东门外,双庙相对。燕人田伟归朝,授江陵尉,因家于此。作博古堂,藏书至五万七千卷,无重复者。黄鲁直过之曰: ‘吾校禁中祕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