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逐臭之夫”。指人嗜好怪僻。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五:“宋明帝嗜蜜渍[⿰虫遂]蛦,每啖数升。是知海上逐臭之谈,陈君爱丑之说,何足怪欤!”【词语海上逐臭】 成语:海上逐臭汉语大词典:海上逐臭
《楚辞》战国楚.屈原《远游》:“奇傅说之托辰星兮,羡韩众之得一。”宋.洪兴祖补注引《列仙传》:“齐人韩终(即韩众)为王采药,王不肯服,终自服之,遂得仙也。”晋.葛洪《神仙传.刘根传》:“根曰:‘吾昔入
《庄子.天地》:“百年之木,破为牺尊,青黄而文之;其断在沟中。比牺尊于沟中之断,则美恶有间矣,其于失性一也。”同是百年之木,破木之后,有的做成了雕饰美丽的酒樽,有的则弃置在沟中成了一段烂木头。庄子认为
同“先号后笑”。《后汉书.申屠刚鲍永等传赞》:“鲍永沉吟,晚乃归正,志达义全,先号后庆。”并列 起先号啕痛哭,后来欣喜欢庆。《后汉书·申屠刚鲍永等传赞》:“鲍永沉吟,晚乃归正,志达义全,~。”△多指初
同“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廖仲恺《有感》诗:“窃钩盗国将谁咎?扃?缄縢只自欺。”【词语窃钩盗国】 成语:窃钩盗国汉语大词典:窃钩盗国
《易.蹇》:“往蹇来连。”王弼注:“往来皆难。”后以“蹇连”指艰难困厄。《汉书.叙传上》:“纷屯亶与蹇连兮,何艰多而智寡!”唐白居易《哭王质夫》诗:“出身既蹇连,生世仍须臾。”【词语蹇连】 汉语大
技能精熟,居一国之首。《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寿陵:燕国邑名。邯郸:赵国国都。余子:指弱龄未壮的人。匍匐。以手伏地而行。【词语国能
源见“鲲鹏展翅”。传说中能变化的大鱼大鸟。借指才高志远的人。南朝梁武帝《孝思赋》:“察蟭螟于蚊睫,观鲲鹏于北溟。”清汪懋麟《洗象》诗:“岂同龙马负,徒作鲲鹏想。”【词语鲲鹏】 汉语大词典:鲲鹏
同“横流沧海”。南朝 宋谢灵运《述祖德诗》之二:“中原昔丧乱,丧乱岂解已……万邦咸震慑,横流赖君子。”【词语横流】 汉语大词典:横流
林蕴,人名;磨颈,用凶器磨颈部进行威胁。后作为尽忠报国的典故。出自唐林蕴事迹。林蕴字复梦,泉州莆田人,生卒年月不详。贞元年间曾在西川节度使韦皋手下任推官。元和元年(806年)西川节度副使、知节度使刘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