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羊传.桓公八年》:“〔祭〕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烝……士不及兹四者,则冬不裘,夏不葛。”何休注:“裘葛者,御寒暑之美服。”后因用“裘葛”为寒暑时序变迁。元柳贯《睡馀偶题》诗之三:“简书方厉禁
《礼记.檀弓上》:“昔者夫子言之曰:‘吾见封之若堂者矣,见若坊者矣,见若覆夏屋者矣,见若斧者矣,从若斧者焉。’”后以“斧屋”指坟墓。唐柳宗元《为韦京兆祭太常崔少卿文》:“晦尔精灵,藏之斧屋。”【词语斧
源见“曲高和寡”。指高雅优美的乐歌。唐李商隐《镜槛》诗:“隐忍阳城笑,喧传郢市歌。”【词语郢市歌】 汉语大词典:郢市歌
见〔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清.褚人获《坚瓠集.耳谈》:新都殷司徒家,掘地得古冢。冢砖长五寸许,皆有字,云:歙东肖司马碧葬。汪伯玉曰:“凡死忠而不得尸者,得血以葬,曰碧葬。本苌弘血化碧之义。”死忠:忠贞而死。苌(音cháng)弘
张网捕雀,挖洞捕鼠。比喻尽力筹措物资。简称罗掘。出自唐张巡之事迹。张巡(709-757年),邓州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开元进士。安史之乱爆发时,他正任真源令,遂起兵雍丘(河南杞县)抵抗敌军。至德二载(
参见:忘形交见“忘形交”。【词语忘形之交】 成语:忘形之交汉语大词典:忘形之交
源见“叹黄犬”。指居官得祸,抽身悔迟。明高启《哭临川公》诗:“竟成黄犬叹,莫遂白鸥期。”【词语黄犬叹】 汉语大词典:黄犬叹
源见“谢公屐”。谢灵运创制的游山时穿的一种前后有齿的木屐。后用于写登山临水。唐朱放《经故贺宾客镜湖道士观》诗:“雪里登山屐,林间漉酒巾。”【词语登山屐】 汉语大词典:登山屐
见“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三国演义》83回:“古云:‘~。’望陛下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