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钟馗捉鬼

钟馗捉鬼

宋.玉莹《群书类编故事.梦钟馗》引《唐逸史》卷二:“明皇开元讲武骊山,翠华还宫,上不悦,因痁(shān疟疾)疾作。昼梦一小鬼,……俄见一大鬼,顶破帽,衣蓝袍,系角带,靸朝靴,径捉小鬼,先刳其目,然后擘而啖之。上问大鬼曰:‘你何人也?’奏云:‘臣终南山进士钟馗也。因武德中应举不捷,羞归故里,触殿阶而死。是时奉旨赐绿袍以葬之。感恩发誓,与我王除天下虚耗妖孽之事。’言讫梦觉,痁疾顿瘳(chōu病愈)。”

原为传说,后用为典故,比喻除灭坏人。


【词语钟馗捉鬼】  成语:钟馗捉鬼汉语词典:钟馗捉鬼

猜你喜欢

  • 龙举云兴

    同“龙兴云属”。《东观汉纪.光武皇帝纪》:“帝既有仁圣之明,气势形体,天然之姿,固非人之敌,翕然龙举云兴,三雨而济,天下荡荡,人无能名焉。”见“龙兴云属”。《东观汉记·光武皇帝纪》:“帝既有仁圣之明,

  • 改火

    《论语.阳货》:“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何晏集解引马融曰:“《周书.月令》有更火之文。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一年之中,钻火各异木,

  • 折简相召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王凌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太傅(司马懿)使人逆止之,住船淮中,相去十余丈。凌知见外,乃遥谓太傅曰:‘卿直以折简召我,我当敢不至邪,而乃引军来乎?’”三国魏.司马懿讨伐王凌

  • 前度刘郎

    据《太平御览》卷四十一引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记载说: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剡县人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采药,到桃源洞遇到仙女,结为夫妇。至晋武太康年间,二人又重到天台山。后世因称去而复返的人为“前度刘

  • 得马生灾

    同“得马折足”。唐元稹《哭子》诗之一:“维鹈受刺因吾过,得马生灾念尔冤。”连动 指因福得祸。语本《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

  • 短辕

    源见“犊车麈尾”。指牛车或粗俗小车。唐李商隐《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啸傲张高盖,从容接短辕。”宋苏轼《书韩幹〈牧马图〉》诗:“王良挟策飞上天,何必俯首服短辕?”【词语短辕】   汉语大词典:短辕

  • 寻章摘句

    指从现成的书本中截取词句来堆砌辞藻,而忽略文章的内容。公元219年,吴主孙权以计袭杀关羽,据荆州。不久,刘备亲率倾国之兵攻吴。孙权派赵咨求救于曹魏。魏文帝曹丕问赵咨:“吴主喜欢读书吗?”赵咨回答说:“

  • 童子狎雏

    同“童子怀仁”。唐张说《送乔安邑备》诗:“老人骖驭往,童子狎雏嬉。”

  • 膝非佞人枕

    《三国志.魏书.苏则传》:“苏则字文师,扶风武功人也。少以学行闻,举孝廉茂才,辟公府,皆不就。……征拜侍中,与董昭同寮。昭尝枕则膝卧,则推之下,曰:‘苏则之膝,非佞人之枕也。’”苏则为人正直,因不满董

  • 玉树芳兰

    同“玉树芝兰”。清归庄《寿侯母龚太夫人七十》诗:“春风习习庭轩下,玉树芳兰次第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