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鉏麑触树

鉏麑触树

左传.宣公二年》载:春秋时,晋灵公无道,为所欲为,残害臣民。大臣赵盾激烈谏止他的残暴行径,遭到忌恨。“宣子(即赵盾)骤谏,公患之,使鉏麑(音chú ní)贼(杀害)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含曰:‘不忘恭敬(指事君盛服将朝表现的仪态品格),民之主(百姓可信任依靠的人)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国语.晋语五》及《吕氏春秋.过理篇》均作“乃触廷槐而死”。《史记.晋世家》作“遂触树而死。”

晋灵公派武士鉏麑前去刺杀赵盾。鉏麑被赵盾为国事而兢兢业业的品格所感动,不忍残杀忠良,但又不愿因违背君命而失信,两难之间,终于触树而死。后以此用为慷慨死义的典故。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忠义传叙》:“仲由之结缨,鉏麑之触树,纪信之蹈火,豫让之斩衣,此所谓杀身成仁,临难不苟者也。”


猜你喜欢

  • 西风便面

    同“西风扇”。便面,古代用以遮面的扇状物。指团扇,折扇。宋刘辰翁《满庭芳.和卿帅自寿》词:“趋朝去,西风便面,只手障浮埃。”

  • 傅粉施朱

    在脸上涂白粉搽胭脂:指修饰打扮。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至于谚云:‘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屐,坐棋子方褥,

  • 走章台

    源见“走马章台”。指奔走京城权贵之间。唐李贺《马诗》:“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宋苏轼《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之二:“磨刀入谷追穷寇,洒涕循城拾弃孩。为郡鲜欢君莫叹,犹胜尘土

  • 子虚无是

    同“子虚乌有”。清董元恺《喜迁莺.钱燕谷移居》词:“移向苍梧廉石,历落嵚?可喜。相对处,只倪迂 米癖,子虚无是。”

  • 众煦飘山

    参见:众煦漂山【词语众煦飘山】  成语:众煦飘山

  • 漂母饭

    《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淮阴城北临淮水,韩信昔曾在此钓鱼),诸母漂(在水中击打洗涤衣絮),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音s

  • 剑来杜邮

    同“杜邮之戮”。明冯梦龙《精忠旗.岳侯死狱》:“堪恨无端,剑来杜邮。把他为敌国,代却仇雠。”

  • 诡遇

    《孟子.滕文公下》:“昔者,赵简子使王良与嬖奚乘,终日而不获一禽……简子曰:‘我使掌与女乘。’谓王良。良不可,曰:‘吾为之范我驰驱,终日不获一;为之诡遇,一朝而获十。’”春秋末年,晋国正卿越简子,请善

  • 不合时宜

    不合潮流,与时俗习尚不相投合。《汉书.哀帝纪》:“皆违经背古,不合时宜。”亦作“不入时宜”。宋代费衮《梁溪漫志.侍儿对东坡语》:“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

  • 谷变陵迁

    源见“陵谷”。喻世事巨变。五代齐己《乱后经西山寺》诗:“松烧寺破是刀兵,谷变陵迁事可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