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纶綍”。指皇帝诏令。明陈汝元《金莲记.昼锦》:“鼎纶仙吏,谱梨园吐玺丝。”【词语鼎纶】 汉语大词典:鼎纶
见“挈瓶之知”。明·归有光《乞休申文》:“~。今朝廷牧此一二彫瘵之民,安能惟事逢迎阿旨,以取媚悦?”【词语挈瓶之智,守不假人】 成语:挈瓶之智,守不假人
源见“棠棣”。喻兄弟友爱。宋 陶穀《清异录.君子》:“范阳窦禹钧生五子,子仪等友爱天至。仪曰:‘吾与汝等离兄弟之拘牵,真棣友也。’”【词语棣友】 汉语大词典:棣友
觚( ㄍㄨ gū ):方,棱角。斫:砍削。雕:雕饰,华丽。朴:朴实。 去掉棱角,使成圆形;革除华靡,使反质朴。 比喻去掉繁苛的律令而改从简易,革除浮华的弊俗,而返回淳朴。语出《史记.酷吏列传.序
在室内发怒的人,即使走到集市上,其怒色仍然可见。《战国策.韩策》:“语曰:‘怒于室者色于市。’今公叔怨齐,无奈何也。”色:怒形于色。
《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注:大娘们在水中拍絮),有一母见信饥,饭信(注:分自己的饭给韩信吃),竟漂数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注:
同“不龟手药”。宋黄庭坚《次韵孔四著作北行滹沱》:“平生不龟药,才可卫十指。持比千户封,谁能优劣比?”
源见“含沙射影”。泛指害人的毒虫或鬼物。亦借指暗中作祟伺机害人的阴险小人。唐白居易《寄元九》诗:“山无杀草雪,水有含沙蜮。”【词语含沙蜮】 汉语大词典:含沙蜮
同“凤凰池”。唐韦元旦《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月字》:“丝言丹凤池,旆转苍龙阙。”
古代统治者特在朝堂外悬鼓,如臣民有所谏议或冤屈之情,可击鼓上闻。《晋书.武帝纪》:“西平人麹路,伐登闻鼓,言多袄谤,有司奏弃市。帝曰:‘朕之过也。’舍而不问。”【词语登闻鼓】 汉语大词典:登闻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