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坐穿木榻”。宋苏轼《游灵隐高峰塔》诗:“问年笑不答,但指穴藜床。”
亦作“嫉恶若仇”。对坏人坏事如同对仇敌一样憎恨。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蔡木龛》:“〔翁〕嫉恶如仇,有所白眼者,出一语必刺入骨。”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六:“公一时忠愤激发,嫉恶若仇,容或偶为此
同“谢庭兰玉”。明 何景 明《送顾隐君还常州》诗:“阮氏竹林推叔父,谢家玉树有郎君。”【词语谢家玉树】 汉语大词典:谢家玉树
同“凤台”。清李渔《蜃中楼.试术》:“未夕阳先着归鞭,只盼着箫台凤鸟,天边鸾鹤,云中鸡犬。”【词语箫台】 汉语大词典:箫台
源见“脱骖”、“绕朝策”。指助人急难。林学衡《赠人》诗:“脱骖赠策非我分,绝笔何因更泣麟?”
同“五行俱下”。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读书则五行皆下,为文则七步成章。”
出辞气:指出言说话注意用辞和口气。鄙倍:粗野,背理。倍,同“背”。 说话的时候,多考虑一下言辞和语气,就可以避免粗野和背理。语出《论语.泰伯》:“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
唐皇甫湜《〈顾况集〉序》:“偏于逸歌长句,骏发踔厉,往往若穿天心,出月胁,意外惊人语,非寻常所能及,最为快也。”后以“语出月胁”谓出语惊人,非同寻常。宋苏轼《轼近以月石砚屏献子功中书谨和子功诗并求纯父
源见“方朔偷桃”。咏桃典故。耳热,指因偷桃而羞惭。宋朱敦儒《如梦令》词:“一夜蟠桃吹坼,刚道有人偷折。幸自没踪由,无奈蝶蜂胡说。胡说,胡说,方朔不须耳热。”
浮云:比喻奸邪。曰:比喻帝王。长安:唐代国都,朝廷之所在。 意谓皇帝被奸邪包围,自己报国无门而万分忧愁。语出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元.杨显之《潇湘雨》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