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角端

角端

此典指成吉思汗相信怪兽角端之说,停止征略印度,班师东归。成吉思汗(1162-1227年),蒙古乞颜部孛儿只斤氏,名铁木真,蒙古帝国的创建者,庙号元太祖。1206年,翦灭群雄,统一蒙古诸部,建立大蒙古国,即大汗位。不久,南下攻西夏,攻金国。后又率二十万骑西征花刺子模及中亚、西亚等国。其子孙又相继征服西亚、东欧、东亚、东南亚诸国。被称为世界征服者。1224年,成吉思汗为追捕退入印度一带的花剌子模国王子札阑丁,再次率兵攻入东印度。忽然,一匹驱体高大的怪兽奔至蒙古骑兵面前。只见它全身绿色,高数十丈,头上长着犀牛般的独角,形状像鹿,尾巴像马。又像人一样厉声对御前侍卫说:“这里是非常世界,尔等应该赶快返回!”侍卫们十分震惊。成吉思汗询问充当宫廷侍从的原契丹贵胄耶律楚材。耶律楚材回答:“这是一种瑞兽,名叫角端。能讲四方各国语言,喜欢生灵,厌恶杀戳,是上天派来告诫陛下的。陛下是上天的元子,天下之人都是陛下的臣子。愿陛下上承天意,保全黎民之命。”成吉思汗听罢,立即下令停止进攻,班师返回蒙古。

【出典】:

元史》卷146《耶律楚材传》3456页:“甲申,帝(成吉思汗)至东印度,驻铁门关,有一角兽,形如鹿而马尾,其色绿,作人言,谓侍卫者曰:‘汝主宜早还。’帝以问楚材,对曰:‘此瑞兽也,其名角端,能言四方语,好生恶杀,此天降符以告陛下。陛下天之元子,天下之人,皆陛下之子,愿承天心,以全民命。’帝即日班师。”

【例句】:

元末明初·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5《角端》:“盖太祖驻师西印度,忽有大兽,其高数十丈,一角如犀牛然,能作人语。云:‘此非常世界,宜速还!’左右皆震慑,独耶律文正王进曰:‘此名角端,乃旄星之精也。圣人在位,则斯兽奉书而至。且能日驰万八千里,灵异如鬼神,不可犯也。’帝即回驭。”


【词语角端】   汉语词典:角端

猜你喜欢

  • 叹凤

    《论语.子罕》:“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孔子说,凤鸟不来,河马也不出献图,我的主张难道就这么完了不成!言外之意对世道的衰微发出慨叹。后用为感叹生不逢时之典。唐.李隆基《经邹鲁祭孔子

  • 出谷迁乔

    《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本谓从低处移到高处。后以比喻境遇好转或职位升迁。宋王之道《青玉案.有怀轩车山旧隐》词:“黄鹂休欺青春暮,出谷迁乔旧家句,天意从人还许诉。

  • 惟有读书高

    明.柯丹邱《荆钗记.会讲》:“世上万般皆下品,思量惟有读书高。”古人极端重视读书,认为只此一条路才是进取之途,才是高尚的行径;同时对于其他的行道都持轻视的态度。后用为重视读书求学问之语。明.范受益《寻

  • 樗栎之才

    见“樗栎庸材”。

  • 圆泽

    源见“三生石”。借指与之交谊深厚的僧人。宋苏轼《过永乐文长老已卒》诗:“欲向钱塘访圆泽,葛洪川畔待秋深。”

  • 野狐

    同“野狐禅”。梁启超《新民说》九:“当晚明时,举国言心学,全学界皆野狐矣。”【词语野狐】   汉语大词典:野狐

  • 乘马班如

    班如:盘桓不进的样子。如,语气助词。 意谓骑马的人盘桓不前。语出《易.屯》:“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陆德明释文“班如”引子夏传云:“相牵不进貌。”《文选.陆机〈演连珠〉》:“是以都人冶容,不悦

  • 殃及池鱼

    同“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鲁迅《书信.致许广平》:“然而,‘殃及池鱼’,竟使头罩绿纱及自称‘不怕’之人们,亦一同逃出,如脱大难者然。”述补 池,护城河。“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省语。比喻无辜受连累。语

  • 广乐

    同“钧天广乐”。清王文治《在西湖寄都中同年》诗:“梦里似曾闻广乐,归来但觉任樵风。”【词语广乐】   汉语大词典:广乐

  • 黄雀环

    源见“黄雀报”。指报恩的赠物。明阮大铖《燕子笺.收女》:“乌衣羽,倒做黄雀环。两相通,非偶然。”【词语黄雀环】   汉语大词典:黄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