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淡若水见“君子之交淡如水”。《庄子·山木》:“且~,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词语君子之交淡若水】 成语:君子之交淡若水汉语大词典:君子之交淡若水
同“唱刀环”。宋范成大《甲午岁朝寓桂林》:“将军老矣鸣孤剑,客子归哉咏大刀。”
街巷中的谈论。与“街谈巷议”、“街谈巷说”同。《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稗官:小官。见“街谈巷议”。鲁迅《中国小说史略》1篇:“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
源见“焦尾琴”。喻遭毁弃的良材。宋孙觌《宜黄尉李集义遣戈问安否小诗为谢》:“啧啧爨下桐,嗷嗷辙中鳞。?以朱丝绳,放之碧海津。”【词语爨下桐】 汉语大词典:爨下桐
借指先祖留下的东西。王献之(344-388年),字子敬,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王羲之第七子,官至吴兴太守,中书令。善绘画、书法,与其父并称“二王”,其行草别创新法,用意外拓,俊迈而有逸气,时人称为
《晋书.刘毅传》:“后在东府聚,摴蒲大掷(注:摴蒲,又作樗蒱,是一种掷骰决胜负的博戏名称),一判至数百万。余人并黑犊以还,惟刘裕及毅在后。毅次掷得雉,大喜,褰衣绕床叫。谓同坐曰:‘非不能卢,不事此耳。
獐,为璋之误。璋是贵族所用玉器。古代预祝所生男孩长大能够执玉器为王侯,故称生男孩为弄璋之喜。獐,则是兽名。后人以“弄獐”讽刺写错别字、不学无术者。出自唐李林甫事迹。李林甫(?-752年),小字哥奴,唐
《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的话意思是说,自己求道之时发愤而忘食,在悟道之后乐而忘忧,为了不断追求更高的理想
源见“千斛米”。指索要的馈赠。宋黄庭坚《几复答予所赠三物》诗之三:“不取丁仪米,疑成校尉心。”
同“缁涅”。唐皎然《妙喜寺达公禅斋寄李司直公孙房都曹德裕从事方舟颜武康士聘四十二韵》:“颜生炯介士,有志不可越。仗义冒险难,持操去淄涅。”【词语淄涅】 汉语大词典:淄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