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薰琴

薰琴

同“薰弦”。宋刘克庄《甲辰春日》诗之二:“薰琴何患无赓载,秋扇明知有弃捐。”


猜你喜欢

  • 昼日三接

    源见“晋接”。形容深受宠爱与礼遇。明汪道昆《高唐梦》:“载笔摛词,当筵受简,叨陪昼日三接。”偏正 一日之间三次接见。形容深受重视,获得很高的礼遇。语出《易经·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孔颖达

  • 不赀之躯

    参见:躯不赀偏正 赀,资财。不可用资财估价的身体。指贵重的身体。《汉书·盖宽饶传》:“用~,临不测之险。”△多用于的价值方面。【词语不赀之躯】  成语:不赀之躯汉语大词典:不赀之躯

  • 一丘

    《汉书.叙传上》:“(班)嗣报曰:‘若夫严子者,绝圣弃智,修生保真,清虚澹泊,归之自然,独师友造化,而不为世俗所役者也。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丘,指山丘,因古代隐者

  • 井水不犯河水

    比喻两者互不侵犯。语出《红楼梦》六三回:“我和他‘井水不犯河水’,怎么就冲了他?”《官场现形记》五一回:“我是中国人,他们是外国人,我同他井水不犯河水,他为什么要告诉我呢?”《三家巷.二六》:“这里没

  • 伤蛇之望

    源见“隋侯之珠”。指乞求援助。唐罗隐《投同州杨尚书启》:“辄复徘徊郑驿,睥睨秦医。敢言画虎之勤,但有伤蛇之望。”

  • 耐辱居士

    《新唐书》卷一九四《司空图传》:“图本居中条山王官谷,有先人田,遂隐不出,自目为耐辱居士。”唐.司空图隐居中条山,自号耐辱居士。因用为咏隐士之典。宋.陆游《剑南诗稿》卷十九《晓出东城马上作》诗:“耐辱

  • 游山屐

    源见“谢公屐”。一种前后齿均可装卸的木屐,用于游山,上山去前齿,下山去后齿。宋刘克庄《水龙吟》词:“挟书种树,举障尘扇,着游山屐。”清李调元《再游嘉定凌云寺》诗:“老来久弃游山屐,又上凌云陟九颠。”【

  • 坐守株

    源见“守株待兔”。谓固守等待。元许有壬《南乡子》词:“匡世策全疏,只合归来坐守株。”

  • 大匠斧斤

    同“大匠运斤”。清蒲松龄《十二月代郑氏与许某启》:“自分沟中断梗,无劳大匠之斧斤;何意爨下朽株,竟辱达人之鉴赏。”

  • 百舍重趼

    《庄子.天道》:“吾闻夫子圣人也,吾固不辞远道而来愿见,百舍重趼,而不敢息。”过去讲宿一夜为一舍,趼则是指脚掌因久行受摩擦而生的硬皮。旅宿百夜,脚底的老皮上又长了新趼。后以百舍重趼喻指长途奔走,十分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