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蓝田生玉

蓝田生玉

亦作“蓝田出玉”。蓝田:今陕西省蓝田县,古时以产美玉出名。比喻贤父生贤子。诸葛恪(203-253年),字元逊,琅邪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南)人。诸葛瑾长子,仕吴至大将军,专朝政,力主攻魏,吴主孙亮建兴二年(253年)攻新城不克,受挫回师,被孙峻杀害。诸葛恪小时很有才华,聪明伶俐,善辨论,没人是他的对手。其父诸葛瑾面长似驴,一次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来一头驴,并在驴脸上写上“诸葛子瑜”(子瑜为诸葛瑾的字),诸葛恪便跪下说:“请给我支笔加上两字。”得到允许后,便在四字后面续上“之驴”两字。在座的人都大笑,便把驴送给了他。孙权非常赞赏,对诸葛瑾说:“蓝田出产美玉,真名不虚传啊。”

【出典】:

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卷64第1429页:“恪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权见而奇之,谓瑾曰:‘蓝田生玉,真不虚也。’”

【例句】:

宋书·谢庄传》:“(庄)及长,韶令美容仪。太祖见而异之,谓尚书仆射殷景仁、领军将军刘湛曰:‘蓝田出玉,岂虚也哉!’” 《北齐书·陆卬传》:“卬母魏上庸公主,初封蓝田,高明夫人也,甚有志操。卬昆季六人,并主所生。故邢诏常谓人云:‘蓝田生玉,固不虚矣。’”


主谓 陕西蓝田盛产美玉。比喻贤父出贤子。《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恪少有才名……权见而奇之,谓瑾曰:‘ ~,真不虚也。’”△褒义。用于称颂人父子。→将门虎子↔不肖子孙 鸡不及凤。 也作“蓝田出玉”。


【词语蓝田生玉】  成语:蓝田生玉汉语词典:蓝田生玉

猜你喜欢

  • 业绍箕裘

    源见“克绍箕裘”。谓继承先辈的事业。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序》:“窃伏自念,业绍箕裘,家藏坟索,插架之收储,趋庭之问答,其于文献盖庶几焉。”【词语业绍箕裘】  成语:业绍箕裘

  • 许由瓢

    汉蔡邕《琴操.箕山操》:“许由者,古之贞固之士也。尧时为布衣,夏则巢居,冬则穴处,饥则仍山而食,渴则仍河而饮。无杯器,常以手捧水而饮之。人见其无器,以一瓢遗之。由操饮毕,以瓢挂树。风吹树动,历历有声,

  • 化石妇

    源见“望夫石”。比喻对丈夫坚贞和思念的女子。宋梅尧臣《雪中发江宁浦至采石》诗:“山头化石妇,忽变素质光。岂复愿闻笛,莫逢桓野王。”【词语化石妇】   汉语大词典:化石妇

  • 锦书难托

    源见“织锦回文”。比喻情书难以寄到。宋陆游《钗头凤》词:“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 吊民伐罪

    《孟子.滕文公下》:“诛其君,吊其民,如时雨降,民大悦。”吊:安慰。抚慰受苦的百姓,讨伐有罪的统治者。亦作“伐罪吊民”、“伐罪吊人”。明.沈采《千金记.励兵》:“入境秋毫无犯,吊民伐罪,敌破纵横。”《

  • 被发缨冠

    借指急于救助他人。严复《救亡决论》: “此种举动,岂英之前人曾受黑番何项德泽,不然, 何被发缨冠如此耶?” ●《孟子·离娄下》: “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被: 同 “披”。

  • 庾信愁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序》:“信年始二毛,即逢丧乱,藐是流离,至于暮齿。《燕歌》远别,悲不自胜;楚老相逢,泣将何及……追为此赋,聊以记言,不无危苦之辞,唯以悲哀为主。”《北史.庾信传》:“信虽位望通显,常

  • 绵里针

    元.石君宝《曲江池》二折:“笑里刀剐皮割肉,绵里针剔髓挑觔。”因以“绵里针”比喻外貌和善,内心刻毒。也比喻小心珍惜。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得了个纸条儿,恁般绵里针,若见玉天仙怎生软厮禁?

  • 山呼万岁

    源见“嵩岳三呼”。表示向帝王祝颂。元 蒲道元《秦楼月》词:“群臣虎拜同归美。同归美,山呼万岁,太平天子。”述宾 山呼,原嵩呼。臣对君高呼万岁。封建时代臣下对皇帝的祝颂礼仪。语本《汉书·武帝纪》:“翌日

  • 仙舟客

    源见“李郭仙舟”。指有声望人的宾客。唐李潜《和主司王起》:“文学宗师心秤平,无私三用佐贞明。恩波旧是仙舟客,德宇新添月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