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紫芝歌

紫芝歌

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中:“四皓者,皆河内轵人也,或在汲。一曰东园公,二曰角里先生,三曰绮里季,四曰夏黄公,皆修道洁己,非义不动。秦始皇时,见秦政虐,乃退入蓝田山而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乃共入商洛,隐地肺山,以待天下定。”

西汉初,兰田山有隐士四人,号称“四皓”,他们以为紫芝可以疗饥,遂作《紫芝歌》以述隐居之志。后遂用为隐居之典。

唐.张九龄《商洛山行怀古》诗:“长怀赤松意,重忆紫芝歌。”宋之问《春日山家》:“悠然紫芝曲,昼掩白云扉。”又钱起《仲春晚寻覆釜山》:“碧洞志忘归,紫芝行可搴。”又蒋防《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应嗤紫芝客,远就白云居。”于邺《斜谷道》:“独忆紫芝叟,临风歌旧歌。”


【词语紫芝歌】   汉语词典:紫芝歌

猜你喜欢

  • 终军少

    源见“终军弃?”。指年少有为。唐王维《哭祖六自虚》诗:“国讶终军少,人知贾谊贤。”

  • 呜毂

    坐在车右边的保卫人员听到车子发出轧轧的声音,以为惊了国君,遂刎颈而死的故事。汉代刘向《说苑.立节》:“昔者王田于周,左毂鸣,车右请死之,而玉曰:‘子何为死?’车右对曰:‘为其鸣吾君也。’王曰:‘左毂鸣

  • 父母之国

    见“父母之邦”。《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田常欲作乱于齐,惮高、国、鲍、晏,故移其兵欲以伐鲁。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夫鲁,坟墓所处,~,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词语父母之国】  成语:父母之

  • 交让木

    南朝 梁任昉《述异记》卷上:“黄金山有楠树,一年东边荣西边枯,后年西边荣东边枯,年年如此。张华云:交让树也。”后因以“交让木”称楠木。唐卢照邻《五悲.悲昔游》:“山头交让之木,浦口同心之花。”【词语交

  • 临邛卮

    同“临邛酒”。南朝 梁吴均《秋念诗》:“还深长夜想,顾忆临邛卮。”

  • 积薪已然

    源见“厝火积薪”。喻祸乱兴起。宋 庄季裕《鸡肋编》卷中:“於戏!邦势若此,念积薪之已然;民力几何,惧奔驷之将败。”

  • 京洛尘

    《文选》卷二十四晋.陆士衡(机)《为顾彦先赠妇二首》其一:“辞家远行游,悠悠三千里。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晋代文士陆机曾以“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之诗句,描写宦游洛阳京城的情景。后以“京洛尘”或

  • 归宁

    女子出嫁后归省父母。宁:向父母问好。《诗.周南.葛覃》:“归宁父母。”毛传:“宁,安也。父母在,则有时归宁尔。”《左传.庄公二十七年》:“冬,杞伯姬来,归宁也。”杜预注:“宁,问父母安否。”又古时诸侯

  • 逍遥自在

    同“逍遥自得”。唐赵彦昭《奉和圣制幸韦嗣立山庄应制》:“逍遥自在蒙庄子,汉主徒言河上公。”见“逍遥自得”。郑振铎《陈士章传》:“一年年的田租的收入,总是足够他过着~的生活的。”【词语逍遥自在】  成语

  • 邵平瓜

    源见“东陵瓜”。美称退官之人的瓜田。含退官归隐田园之意。唐杨炯《送李庶子致仕还洛》诗:“亭逢李广骑,门接邵平瓜。”亦指味美之瓜。宋陆游《贫病戏书》诗之三:“尽日溪边艇子斜,治生不种邵平瓜。”【词语邵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