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稚子

稚子

本义为小儿;又喻指笋或作笋的别名。唐代杜甫《漫兴》诗:“竹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宋代姚宽《西溪丛语》:“杜牧之诗:‘小莲娃欲语,幽笋稚相携。’言笋如稚子,与‘竹根稚子’同意。”《事物异名录.蔬谷》:又按《竹谱》载:笋,世呼为“稚子”,又曰“稚龙”,曰“箨龙。”箨( ㄊㄨㄛˋ tuò 唾),竹笋一层一层的外皮。亦曰“龙孙”。


【词语稚子】   汉语词典:稚子

猜你喜欢

  • 内言不出于阃,外言不入于阃

    见〔内言不出,外言不入〕。

  • 卞和双刖足

    同“抱璧双刖”。唐李商隐《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还京》诗:“却羡卞和双刖足,一生无复没阶趋。”

  • 角黍祭屈原

    《太平御览》卷三一“时序部”“五月五日”引《续齐谐记》曰:“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年,长沙欧回,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回曰:‘尝见祭甚善。但常年所患蛟

  • 贾生哭

    同“贾生涕”。唐杨炯《广溪峡》诗:“庸才若刘禅,忠佐为心腹。设险犹可存,当无贾生哭。”

  • 阮公失路

    源见“哭穷途”。指前途无望,身陷困境。明杨慎《李君偕过皋桥新居言别》诗:“阮公失路谁青眼,江令还家尚黑头。”【词语阮公失路】   汉语大词典:阮公失路

  • 不稼不穑,取禾三百

    稼:种植。穑( ㄙㄜˋ sè ):收割。 不从事农业劳动,却取得稻子三百束之多。 常用以表示对不劳而获者的控诉。语出《诗.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宋.孙因《蝗虫辞》:“一筵之

  • 师克在和,不在众

    克:制胜。 军队要克敌制胜贵在精诚团结,不在人数众多。语出《左传.桓公十一年》:“郧人军于蒲骚,将与随、州、蓼伐楚师。莫敖曰:‘盍请济师于王?’(斗廉)对曰:‘师克在和,不在众。商周之不敌,君之所闻

  • 苏秦妻

    源见“季子貂敝”。借指冷遇失意夫君的妇女。明高启《答内寄》诗:“我非秋胡子,君岂苏秦妻?”

  • 先鞭

    《世说新语.赏誉》:“刘琨称祖车骑为朗诣”梁.刘孝标注引《晋阳秋》:“刘琨与亲旧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祖逖)先吾著鞭耳!’”又《晋书.刘琨传》:“刘琨字越石,中山魏昌人,汉中山靖王胜

  •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止:归宿。指学习的目的性。 知道学习目的之所在,然后语言行动有一定的方向;言行有了一定的方向,然后心志能够清静,不胡思乱想;心志清静了,然后能安宁闲适,不烦不躁;安宁闲适了,然后能虑周详,瞻前顾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