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积毁销骨

积毁销骨

指张仪向魏哀王作比喻说:众多的诽谤可以毁灭一个人。后以此典比喻舆论的作用很大,不断的谗毁能够致人于死地。 张仪(?——前310年),战国时魏国(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人。曾游说进入秦国。首创“连横”,秦惠王用他为相,以后免相,张仪又到魏国作宰相,他向魏哀王分析当时各国形势,建议事秦,最后作了一些比喻:“我听说,堆积很多羽毛可以压沉船只,装载很多轻便东西可以压断车轴,群众之舆论可以销熔金属,众多之诽谤可以毁灭一个人,所以希望大王审慎地确定治国大计,并且准我辞官,离开魏国。”此典又作“积谗磨骨”、“销骨”、“谗销骨”、“骨销”、“积销”、“铄金销骨”、“积羽”。

【出典】:

史记》卷70《张仪列传》2287页:“臣闻之,积羽沉舟,群轻折轴(zhóu妯,车轴),众口铄(shuò朔,熔化)金,积毁销骨,故愿大王审定计议,且赐骸(hái孩,尸骨)骨辟(通“避”)魏。”

【例句】:

南朝梁·江淹《诣建平王上书》:“下官闻积毁销金,积谗磨骨。” 唐·元稹《苦乐相倚曲》:“呼天俯地将自明,不悟寻时已销骨。” 唐·李商隐《闻著明凶问哭寄飞卿》:“莫叹谗销骨,今伤泪满膺。” 唐·温庭筠《天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积毁方销骨,微瑕惧掩瑜。” 宋·苏轼《次韵高要令刘玠》:“骨销谗口铄,胆破狱吏酷。” 宋·刘筠《宋玉》:“曾伤积毁亡师道,只托微辞荡主心。” 宋·陆游《书感》:“铄金销骨从来事,老矣何心践骇机。” 清·唐孙华《夏日园居杂咏》:“人忌才名防积羽,世憎科第怕吹毛。”


见“积毁可销骨”。宋·杨万里《答陈国材书》:“一事未作,群咻至~,其何可当!”


【典源】 《史记·张仪列传》:“臣闻之,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故愿大王审定计议,且赐骸骨辟魏。”《汉书·邹阳传》:“昔鲁听季孙之说逐孔子,宋任子冉之计囚墨翟。夫以孔、墨之辩,不能自免于谗谀,而二国以危。何则?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也。”

【今译】 古语说,众人不断的诽谤,足以毁坏一个人的名誉。参见〖众口铄金〗。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舆论的作用极大,不断的谗毁能够致人于死地。

【典形】 谗销骨、骨销、积谗磨骨、积毁、积毁销骨、积羽、铄金消骨、销骨、谗谤销骨、积毁骨销、谤深骨成灰。

【示例】

〔谗销骨〕 唐·李商隐《闻著明凶问哭寄飞卿》:“莫叹谗销骨,今伤泪满膺。”

〔骨销〕 宋·苏轼《次韵高要令刘玠》:“骨销谗口铄,胆破狱吏酷。”

〔积谗磨骨〕 南朝梁·江淹《诣建平王上书》:“下官闻积毁销金,积谗磨骨。”

〔积毁〕宋·刘筠《宋玉》:“曾伤积毁亡师道,只托微辞荡主心。”

〔积毁销骨〕 唐·温庭筠《开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积毁方销骨,微瑕惧掩瑜。”

〔积羽〕 清·唐孙华《夏日园居杂咏》:“人忌才名防积羽,世憎科第怕吹毛。”

〔铄金消骨〕 宋·陆游《书感》:“铄金消骨从来事,老矣何心践骇机。”

〔销骨〕 唐·元稹《苦乐相倚曲》:“呼天俯地将自明,不悟寻时已销骨。”


【词语积毁销骨】  成语:积毁销骨汉语词典:积毁销骨

猜你喜欢

  • 淮王身死

    《史记.淮南王列传》:“天子使宗正以符节沼王。未至,淮南王安自刭杀。”东汉.王充《论衡.道虚》:“案淮南王刘安……怀反逆之心,招会术人,欲为大事。伍被之属充满殿堂,作道术之书,发怪奇之文,合景乱首。八

  • 修月户

    源见“玉斧修月”。指神话传说中修月的人家。宋陆游《梅花》诗之三:“屑玉定烦修月户,堆金难买破天荒。”

  • 南风曲

    同“南风”。北周庾信《奉和初秋》:“自有《南风》曲,还来吹九重。”

  • 如棠

    《左传.隐公五年》:“公将如棠观鱼者。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公曰:‘吾将略地焉。’遂往,陈鱼而观之。僖伯称疾,不从。书曰:‘公矢鱼于棠’,非礼也,且言远地

  • 东郭墦

    源见“乞墦”。指坟地。清 范驹《点绛唇.有美而不得所匹者感其事代诉之》套曲:“曾听说配厮养才人嫁,曾听说瞷良人东郭墦。”

  • 罍满惭罄瓶

    源见“瓶竭罍耻”。谓以不能礼贤尽职而心怀愧疚。唐韩愈《答张彻》诗:“苹甘谢鸣鹿,罍满惭罄瓶。”此是作者自谦。

  • 解骖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晏子之晋,至中牟,睹弊衣冠反裘负刍息于途侧者,以为君子也。使人问焉,曰:“子何为者也?”对曰:‘我越石父者也。’晏子曰:‘何为至此?’曰:‘吾为人臣仆,于中牟见使者将归。’

  • 抚掌击节

    抚掌:拍手。击节:打拍子。拍着手,为乐曲打拍子。表示非常赞赏。谢尚(约308-357年),字仁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中拜尚书仆射,出为豫州刺史。在任颇有政绩,寻迁镇西将军,镇寿

  • 范宽图

    宋.米芾《画史》:“范宽山水,嶪嶪如恒岱,远山多正面,折落有势。”又元.汤垕《画鉴》:“范宽名中立,以其豁达大度,人故以‘宽’名之。画山水初师李成(五代宋初画家),既乃叹曰:‘与其师诸人,不如师诸造化

  • 分鸾

    同“离鸾别凤”。南朝 梁何逊《为衡山侯与妇书》:“镜想分鸾,琴悲别鹤。心如膏火,独夜自煎。”【词语分鸾】   汉语大词典:分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