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独占鳌头

独占鳌头

清.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三:“胪传(科举制度下,殿试后,皇帝传旨召见新考中的进士,依次唱名传呼,叫“胪传”,也叫“胪唱”)毕,赞礼官引东班状元、西班榜眼二人,前趋至殿陛下,迎殿试榜。抵陛,则状元稍前进,立中陛石上,石正中镌升龙及巨鳌,盖禁跸出入所由,即古所谓螭头矣,俗语所本以此。”

科举制度下,称殿试一甲头名状元及第为“独占鳌头”。旧时亦泛称在各种竞赛中获第一名为“独占鳌头”。

宋.释文莹《玉壶清话》卷二:“座主登庸归凤阁,门生批诏立鳌头。”


述宾 原指状元及第。现喻考试得第一。语本清·洪亮吉《北江诗话》:“俗语谓状元独占鳌头,非尽无稽,胪传毕,赞礼官引东班状元,西班榜眼两人,前趋至殿陛下,迎殿试榜。抵陛则状元稍前进,立中陛石上。正中镌升龙及巨鳌,盖禁跸出入所由,即古所谓螭头矣。”吴翼民《戏在高潮处》:“陈璐外形美,~,这使居苇倾心,但更使他倾心的是陈璐独具着压倒一切的优势。”△褒义。用于形容第一。→名列前茅 首屈一指 状元及第 无出其右 ↔名落孙山。也作“鳌头独占”。


古称及第之状元为 “独占鳌头”。何以谓此?

科举时代,举人考进士被录取者分为三甲,一甲进士谓之进士及第,二甲谓之进士出身,三甲称为赐同进士出身。一甲进士头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

清·洪亮吉 《北江诗话》卷三记载,发榜时,传胪宣布及第状元、榜眼、探花等人名单,赞礼官便引领东班状元、西班榜眼二人,前趋至殿陛下迎殿试榜。到了皇宫台阶后,状元便稍上前,站在中间台阶石上,而石上正中则镌刻有升龙及巨鳌 ( 大海龟或大鳖) ,状元站在那里 ( 鳌头位置) ,因称 “独占鳌头”。

后世竞赛中第一名获得者亦以此语相称。


【词语独占鳌头】  成语:独占鳌头汉语词典:独占鳌头

猜你喜欢

  • 女士

    《诗.大雅.既醉》:“其仆维何,厘尔女士。”孔颖达疏:“女士,谓女而有士行者。”后因以“女士”为对女子的敬称。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五:“与诸女士茶话良久,知是大家闺秀。”【词语女士】   汉语大词

  • 蓼莪废讲

    《诗.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毛传:“民人劳苦,孝子不得终养尔。”郑玄笺:“恨不得终养父母,报其生长己之苦。”又《晋书.王裒传》:“〔裒〕痛父非

  • 贯白日

    同“贯日白虹”。宋石介《闻子规》诗:“精诚许国贯白日,有心致主为华勋。”

  • 六铢纱

    同“六铢衣”。《剪灯馀话.凤尾草记》:“素质白攒千瓣玉,香肌红透六铢纱。”【词语六铢纱】   汉语大词典:六铢纱

  • 桐江钓叟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严光传》:“严光宋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除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唐.李贤注引顾野王《舆地志》:“七里濑在东阳江

  • 椎髻

    源见“椎布”。形容为妻贤良,衣饰简朴,与夫共志。明 吴从先《金小品传》:“淡泊以明得意,即椎髻而前,守约以示无求。”王闿运《蔡夫人墓志铭》:“姜生游学,妇织姑炊,割彼私娈,坐驶芳时,椎髻谐隐。”【词语

  • 食萍

    同“食苹”。《艺文类聚》卷七七引南朝梁元帝《荆州放生亭碑》:“故知鱼鸟一观,俱在好生。欲使金床之雁,更及衡阳之侣;雪山之鹿,不充食萍之宴。”【词语食萍】   汉语大词典:食萍

  • 退徙三舍

    同“退避三舍”。汉王充《论衡.变虚》:“夫三恶言不能使荧惑守心,三善言安能使荧惑退徙三舍?”【词语退徙三舍】  成语:退徙三舍

  • 莫信直中直,须防人不仁

    人:一作“仁”。 不要相信他立身正直,须要提防他为人不仁。 古代熟语。表示对人不可轻易相信,放松警惕。语出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卷九.结交警语》:“莫信直中直,须防人不仁。”《西游记》八一回:“老

  • 和气致祥,乖气致戾

    见〔和气致祥,乖气致异〕。【词语和气致祥,乖气致戾】  成语:和气致祥,乖气致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