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恶( ㄨˋ wù ):厌恶。 喜爱一个人,就想叫他活着,讨厌一个人,就想叫他死掉。 表示极度凭个人爱憎对待人。语出《论语.颜渊》:“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唐.吴兢《贞观政要.择官》:“所爱虽有罪,不及于刑:所恶虽无辜,不免于罚。此所谓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者也。”《说郛》卷二七引宋无名氏《三朝野史》:“玉音问曰:‘猫儿捕鼠如何?’清叟急机答曰:‘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三国演义》一一五回:“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卿何不容一宦官耶?”也单引〔爱之欲其生〕。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一九三首:“明公爱之欲其生,苍苍者曲体明公之意,特留此白头宫女,谈说开元。”


其他 喜欢他时,要他活着;讨厌他时,要他死掉。指凭个人爱憎来决定对待别人的态度。语出《论语·颜渊》:“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三国演义》:“‘~’。卿何不容一宦官耶?”△对人态度之用语。也作“爱之欲其生”、“爱欲其生,恶欲其死”。


【词语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成语: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汉语词典: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猜你喜欢

  • 桃李不言,下自成行

    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晋潘岳《太宰鲁武公诔》:“桃李不言,下自成行;德之休明,没能弥彰。”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晋·潘岳《太宰鲁武公诔》:“~;德之休明,没能弥彰。”【词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行】

  • 下车泣

    同“下车泣罪”。清袁枚《禹陵二十四韵》:“尝闻下车泣,忍过羽山东。”

  • 虞卿璧

    同“虞卿双璧”。前蜀韦庄《三用韵和薛先辈前寄初秋寓怀即事之作》:“遗愧虞卿璧,言依季布金。”

  • 华山归马

    同“归马放牛”。唐张碧《野田行》:“愿得华山之下长归马,野田无复堆冤者。”元耶律楚材《和王巨川题武成王庙》:“谁识华山归马日,易于渭水钓鱼时。”

  • 画沙印泥

    宋黄庭坚《题绛本法帖》:“王氏书法,以为如锥画沙,如印印泥,盖言锋藏笔中,意在笔前耳。”画沙印泥,古代书法家推崇的一种用笔方法。亦比喻刻画毕肖。清 凤韶《凤氏经说.拜主手言》:“朱子曰:‘拜而后稽颡,

  • 江涵秋影雁初飞

    江水里涵泳着秋色,此时鸿雁掠影开始南飞。 形容秋季水天一色,鸿雁掠影的优美景色。语出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宋.苏轼《定风波》:

  • 役夫梦

    《列子.周穆王篇》:“周之尹氏大治产,其下趣(为,作)役者侵晨昏而弗息。有老役夫筋力竭矣,而使之弥勤。昼则呻呼而即(就)事,夜则昏惫而熟寐。精神荒散,昔昔(即夕夕,夜夜)梦为国君。居人民之上,总一国之

  • 平舆

    《后汉书.许劭传》:“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也。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劭与(从兄)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兄虔亦知名,汝南人称平舆渊有二龙焉

  • 磷缁

    《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磷,薄的意思);不曰白乎?涅而不缁(涅,染。缁,黑色)。”子路对于孔子将应乱臣佛肸之邀请而去拜访他表示不理解。孔子教诲他,指出君子守定,不为外移的道理。“不磷不缁

  • 浮江阿童

    《晋书.羊祜传》:“咸宁初,吴有童谣曰:‘阿童复阿童,衔刀浮渡江,不畏岸上兽,但畏水中龙。’祜闻之曰:‘此必水军有功,但当思应其名耳。’益州刺史王濬,小字阿童,因表留监诸军事,密令修舟楫,为顺流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