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炳烛

炳烛

刘向说苑.建本》:“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长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后因以“炳烛”比喻老而好学。清顾炎武《与汤圣弘书》:“弟以望七衰龄,犹希炳烛。”清钱谦益《病榻消闲杂咏》之八:“白颠炳烛浑无暇,鲁酒吴羹一味休。”


【词语炳烛】   汉语词典:炳烛

猜你喜欢

  • 衣食足则知荣辱

    衣服食物充足,即生活没有忧虑后,才能讲究礼义廉耻。《管子.牧民》:“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 亥讹成豕

    同“亥豕讹”。元许有壬《木兰花慢.次韵薛寿夫见寄》词:“任世态翻腾,亥讹成豕,沈变为尤。”

  • 张雷识剑光

    源见“丰城剑气”。谓晋张华和雷焕善于察识直射星空的宝剑光芒。比喻有识者慧眼识人才。清赵执信《赠山阳程远复》诗:“斗牛紫气常浮动,定有张 雷识剑光。”

  • 南渡马

    源见“五马渡江”。指王室南奔。清袁枚《抵金陵》诗:“天意两回南渡马,秋痕满地故宫花。”

  • 潘岳双毛

    同“潘郎双鬓”。唐杜牧《赠别》诗:“苏秦六印归何日,潘岳双毛去值秋。”

  • 纩息定

    《礼记.丧大记》:“疾病……属纩以俟绝气。”东汉.郑玄注:“纩,今之新绵,易动摇,置口鼻之上,以为候。”纩,丝绵,因为质轻,遇轻微气流即动。古时以纩置病人口边,以检验是否还有呼吸。纩息定,指人已停止呼

  • 三豕

    同“三豕涉河”。宋孔平仲《和常父》:“温寻简策评三豕,点缀文章学受辛。”【词语三豕】   汉语大词典:三豕

  • 白云望断

    同“白云亲舍”。清黄遵宪《感怀》诗:“下阻黄垆上九天,白云望断眼空悬。”

  • 温犀

    源见“犀照牛渚”。比喻洞察一切的才识。唐黄滔《谢试官表》:“而某丘锦小才,路蒲末学,既非祢鹗,大惧温犀。”【词语温犀】   汉语大词典:温犀

  • 子桑饿

    同“子桑寒饥”。清唐孙华《寿周砾圃八十》诗:“商歌原宪寒,霖雨子桑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