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期期艾艾

期期艾艾

期:“极”的意思。艾:口吃人口头语。此典指周昌有口吃病,说话困难,结结巴巴,字音重复。周昌(?——前192年),沛(今江苏沛县)人。秦时为泗水(今安徽淮北西北)卒史(官署的属吏)。秦末农民战争中归刘邦,从刘邦入关破秦,任中尉(负责京城治安)。后为御史大夫(仅次于丞相的中央最高长官,管监察、执法,兼掌重要文书图籍),封汾阴侯。刘邦要废太子,他直言谏止。后为赵王刘如意相,刘如意被吕后害死,周昌托病不朝。当初,高皇帝刘邦想要废掉太子刘盈(吕后所生),立戚姬所生之子刘如意为太子,大臣们坚决反对,没有得到效果。后因为留侯张良的策略,刘邦才打消这个主意。可是周昌在朝廷上争论时最强硬,刘邦让他讲出道理,周昌本有口吃毛病,又有一肚子怒气,便说:“我嘴上不会说话,可我极极知道这不行。陛下虽然要废掉太子,我也极极不服从命令!”刘邦笑了。吕后本来倾着耳朵在东厢房暗听,散朝以后看见周昌,欠身致谢说:“没有您,太子险些儿被废掉。”

【出典】:

史记》卷96《张丞相列传》2677页:“帝欲废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固争(通“诤”,直言规劝)之,莫能得;上以留侯策(张良让太子刘盈把刘邦十分敬重而又屡聘不到的四位隐士“商山四皓”请到身边,刘邦认为太子“羽翼已成”,便打消废立念头)即止。而周昌廷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chī哧,口吃;说话结巴),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皇帝发布书面或口头命令)。’上欣然而笑。既罢,吕后侧耳于东箱(通“厢”,厢房;大厅两旁侧屋)听,见周昌,为跪谢曰:‘微(无)君,太子几(jī机,近;险些)废。’”

【例句】:

宋·胡继宗《书言故事大全》卷5《残疾类》:“口讷曰期期艾艾。”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49回:“劳航芥也期期艾艾的回答了一遍。” 茅盾《腐蚀·十月十日》:“感情的激动使我说话期期艾艾了,‘他哦,你那朋友为什么没法挽救他的爱人?’”


并列 形容说话结结巴巴。语本《史记·张丞相列传》和《世说新语·言语》,西汉人周昌口吃,讲话常重说“期期”,三国时魏人邓艾也口吃,常重复说“艾艾”。廖辉英《红尘孽债》:“连璧虽未退出,却也不敢走近,只站在门口~地说道。”△多用于表示言语说话方面。→钝口拙腮 ↔伶牙俐齿


【词语期期艾艾】  成语:期期艾艾汉语词典:期期艾艾

猜你喜欢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漫漫:遥远的样子。修远:长远。求索:追求寻找。 前面道路还很漫长,我要坚持不懈地上下探求。 表示人们排除万难,寻求真理的顽强斗志。语出《楚辞.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鲁迅《南腔

  • 狗续貂

    同“狗尾续貂”。元吴莱《严陵应仲章自杭寄书至赋此答之》诗:“世笑乌非鹊,吾怜狗续貂。”

  • 悔尤

    《论语.为政》:“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后以“悔尤”为怨恨。唐元稹《诲侄等书》:“吾又以吾兄所职易涉悔尤,汝等出入游从,亦宜切慎。”鲁迅《书信集.致李秉中》:“间有短评,涉及时事,而信口雌黄,

  • 抗行比元常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一晋.王右军(羲之)《自论书》:“吾书比之钟张,当抗行。”《晋书.王羲之传》:“(羲之)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钟繇,字元长,三国魏书法家。张芝,

  • 修短命也

    修:长。 旧谓人的寿命长短是命运决定的。语出《晋书.孔坦传》:“临终,与庾亮书曰:‘不谓疾苦,遂至顿弊,自省绵绵,奄忽无曰。修短,命也。将何所悲?’”《魏书.崔光传》:“修短,命也,夫复何言!速可送

  • 以疏间亲

    《左传.隐公三年》:“远间亲。”孔颖达疏:“齐东郭偃、棠无咎专崔氏之政,而侮崔成、崔强,是疏远而间亲戚也。”后以“以疏间亲”表示关系疏远的人离间关系亲近的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四回:“不是我说句以

  • 冉耕之疾

    《论语.雍也》:“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冉耕字伯牛,他是孔子的学生。伯牛得了重病,孔子去探视,从窗口外伸手和他握别,叹说,如果真是不行了,这岂非天命

  • 渔阳三弄

    同“渔阳掺挝”。清沈起凤《谐铎.穷士扶乩》:“诗肠龌龊,何时湔洗,吾当借康家鼓,作《渔阳三弄》也。”【词语渔阳三弄】  成语:渔阳三弄汉语大词典:渔阳三弄

  • 红叶题情

    同“红叶题诗”。元 孙季昌《端正好.集杂剧名咏情》套曲:“刚被这㑇梅香紧将咱随定,不能够写相思红叶题情。”

  • 不舞之鹤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昔羊叔子有鹤善舞,尝向客称之。客试使驱来,氃氋不肯舞。”后因以“不舞之鹤”为名不副实的典故。《聊斋志异.折狱》:“〔费祎祉〕方宰淄时,松裁弱冠,过蒙器许,而驽钝不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