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捉襟见肘

捉襟见肘

同“捉衿见肘”。唐李商隐《上尚书范阳公启》之二:“捉襟肘见,免类于前哲;裂裳裹踵,无取于昔人。”清林则徐《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犹藉民间钱票通行,稍可济民用之不足,若不许其用票,恐捉襟见肘之状,更有立至者矣。”


见“捉衿见肘”。张廷竹《命运》:“生活变得困窘了,三级电焊工开始~,于是他拼命地挣加班工资。”


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一般用以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之意。

“襟”,古代衣服的交领。 《诗·郑风·子襟》: “青青子襟。”传: “青襟,青领也,学子之所服。”《尔雅·释器》: “衣眥 ( zì) 谓之襟。”郭璞注: “谓颈交处。”后指衣服的前幅,如大襟、对襟,因而有 “衣襟”一语。

“肘 ( zhǒu) ”,上臂与前臂的交接处,武汉地区方言叫做 “倒拐子”。

“捉”是何义呢?

《说文·手部》: “捉,搤也。……一曰握也。”段注: “上文云握者,搤持也,与此为转注。”知 “捉”为握、持义。握、持与拿、牵等义同,因而有 “捉拿”一语。

“捉”,在此有 “整理”义。 “捉襟”即为整理衣服。整理衣服时而肘露出即为 “捉襟见肘”。

庄子·让王》: “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 ( 断) ,捉襟而肘见。”后即以 “捉襟见肘”形容贫困,比喻穷于应付之意。


【词语捉襟见肘】  成语:捉襟见肘汉语词典:捉襟见肘

猜你喜欢

  • 啸阮

    《世说新语.栖逸》:“阮步兵啸,闻数百步。苏门山中,忽有真人,樵伐者咸共传说。阮籍往观,见其人拥膝岩侧。……籍因对之长啸。良久,乃笑曰:‘可更作。’籍复啸。”三国魏文士阮籍善啸,啸声可传数百步,他曾到

  • 绿野风烟

    源见“绿野堂”。指别墅的风光。宋辛弃疾《水龙吟.为韩南涧尚书寿甲辰岁》词:“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 先声后实

    《史记.淮阴侯列传》:“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后因以“先声后实”谓声威在前,武力在后。《三国志.刘晔传》:“其威名足以先声后实,而服邻国也。”宋苏辙《龙川别志》卷下:“兵贵先声后实,今谅祚势

  • 循名责实

    就其名而求其实,就其言而观其行,考察是否名符其实。韩非子认为,法和术对于君主治国同等重要,不可忽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在谈到术的作用时,他说,术是根据一个人能力大小授予职权,根据其职权地位核查其实际效果

  • 玉京山

    源见“玉京”。泛指仙境。唐 吕岩《忆江南》词之十二:“沉醉处,缥渺玉京山。”【词语玉京山】   汉语大词典:玉京山

  • 择婿车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载:唐进士放榜,例于曲江亭设宴。其日,公卿家倾城纵观,高车宝马,于此选择佳婿。后因以“择婿车”为择婿之典。宋苏轼《和董传留别》:“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

  • 许巢

    源见“许由洗耳”。许由与巢父。指不容污浊、超凡脱俗的高士。清无名氏《双锤记.仙期》:“首阳山,义士高;傲王侯,羡许 巢。”

  • 一戎衣

    《书.武成》:“一戎衣,天下大定。”《礼记.中庸》:“壹戎衣而有天下。”《书经》上说的是,一著戎服,便将讨灭商纣,于是天下就得到安定。据汉朝郑玄说,“一戎衣”,就是《书.康诰》上说的“殪戎殷”,衣,读

  • 十万甲兵

    源见“胸中甲兵”。喻谋略。明汤显祖《紫钗记.高宴》:“似你三千礼乐,十万甲兵,百二山河小。”

  • 看竹

    《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尝行过吴中,见一士大夫家极有好竹。主已知子猷当往,乃洒扫施设,在听事坐相待。王肩舆径造竹下,讽啸良久。主已失望,犹冀还当通。遂直欲出门,主人大不堪,便令左右闭门不听出,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