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姜肱共被

姜肱共被

源见“姜肱被”。形容弟兄友爱。唐李瀚蒙求》:“姜肱共被,孔融让果。”


【典源】 《后汉书·姜肱列传》:“姜肱字伯淮,彭城广戚人也。家世名族。肱与二弟仲海、季江,俱以孝行著闻。其友爱天至,常共卧起。及各娶妻,兄弟相恋,不能别寝,以系嗣当立,乃递往就室。”注引吴·谢承《后汉书》曰:“肱性笃孝,事继母恪勤。母既年少,又严厉。肱感《凯风》之孝,兄弟同被而寝,不入房室,以慰母心也。”

【今译】 后汉姜肱非常孝顺,殷勤侍奉继母,他与弟弟几人友爱情笃,有感于《诗·邶风·凯风》所写怜母孝行,常常一起睡卧,不愿分开。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兄弟友爱和睦。

【典形】共被、魂依姜被、姜被、姜肱被、姜肱之睦。

【示例】

〔共被〕唐·王维《京兆尹张公德政碑》:“悌有过于共被,慈有踰于含食。”

〔魂依姜被〕 清·张廷璐《哭梁贡》:“魂依姜被霜华冷,肠断苏机血泪枯。”

〔姜被〕 唐·杜甫《寄张十二山人彪》:“历下辞姜被,关西得孟邻。”

〔姜肱被〕 明·高启《期家兄宿东湖》:“谁信姜肱被,今宵还独眠。”

〔姜肱之睦〕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崔说神道碑》:“爱亲有王祥之孝,同气有姜肱之睦。”


【词语姜肱共被】   汉语词典:姜肱共被

猜你喜欢

  • 傅说版筑

    《尚书.说命》:殷高宗武丁告喻群臣:“梦帝(上帝)赉(lài,赏赐)予良弼,其代予言。”“乃审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说,筑傅岩(地名)之野,惟肖。爰立作相,置诸其左右。”此传说《离骚》、《孟子.告子

  • 千载一会

    见“千载一遇”。《文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上下俱欲,欢然交欣,~,论说无疑。”【词语千载一会】  成语:千载一会汉语大词典:千载一会

  • 一苇渡江

    参见:折芦而渡

  • 黑鸟跱衡

    《文选》卷一四颜延年《赭白马赋》注引《古文周书》:“(周)穆王田(田,通畋,打猎),有黑鸟若鸠,翩飞而跱于衡(跱,止,独立;衡,车辕前端的横木)。御者毙之以策。马佚,不克止之,踬于乘(踬,音zhì,跌

  • 浩书空咄

    源见“殷浩书空”。借指世人为争名夺利而愤懑不平。宋李曾伯《满江红.丙辰生初自赋》词:“出而作,日而息;美可茹,鲜可食。任浩书空咄,禹笑人寂。”

  • 日近长安远

    《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司马绍)数岁,坐元帝(司马睿)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

  • 郎潜几缕

    同“郎潜白发”。宋史达祖《齐天乐.白发》词:“涅了重缁,搔来更短,方悔风流相误。郎潜几缕,渐疏了铜驼,俊游俦侣。”

  • 孔子思浮海

    源见“乘桴浮海”。谓圣贤遁隐避世。元揭傒斯《和张太乙秋兴》之十:“已悲孔子思浮海,更讶庞公不入城。”

  • 足高气强

    同“趾高气扬”。明冯梦龙《智囊补.明智》:“妾望君之入也,足高气强,有伐国之志也。”见“趾高气扬”。【词语足高气强】  成语:足高气强汉语大词典:足高气强

  • 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元末红巾军起义前民间流传的歌谣之一。至正四年(1344年)、八年(1348年),黄河两次决口,洪水侵入大运河及河北、山东的漕司盐场。河患给百姓带来了灾难,也严重影响朝廷的财政收入。元廷征集26万民修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