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吴宫教阵

吴宫教阵

指孙武在吴王阖(hé核)庐的王宫中教授宫中妇女操练兵阵。孙武,字长卿,齐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人,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庐,被任为将。 阖庐说:“您的《兵法》十三篇,我全读过,能够试一下排列队伍吗?”孙武回答说:“可以。”阖庐说:“可以用妇女试试吗?”孙武说:“可以。”阖庐就答应他, 叫出宫里美女,得到一百八十人。孙武把她们分成两队,让吴王宠爱之两个侍妾分别担任各队队长,号令已经交代清楚,于是陈设斧铖等刑具,当即又把已经宣布之纪律反复交待好几遍。于是击鼓传令,使她们向右,妇人们大笑起来。孙武说:“纪律不清楚,号令不熟悉,这是将领之过错。”又反复交待纪律好几遍,再击鼓传令,使她们向左,妇女们又大笑。孙武说:“纪律不清楚,号令不熟悉,这是将领之过错;这些既已明白,却不依照号令去做,这是军官和士兵之过错。”就要杀左、右两队女队长。吴王在台上观看,看到将要杀自己心爱之侍妾,大吃一惊,急忙派使者传下命令说:“我已经知道将军善于用兵。我如没有这两个妃子,连吃东西都没有味道,希望不要杀她们!”孙武说:“我既然奉命做了将领,将领在军队里,国君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于是杀死这两个女队长以示众。依次派第二个人担任队长,于是又击鼓操练。妇女们向左向右、上前退后、下跪起立都符合命令和纪律之要求,没有人再敢出声。后以此典指宫中操演阵法;或戏指姬妾众人。此典又作“三令五申”、“孙武女兵”、“戮二姬”、“吴宫教战”、“教宫人战”。

【出典】:

史记》卷65《孙子吴起列传》2161、2162页:“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孙子兵法》十三篇:《始计》、《作战》、《谋攻》、《军形》、《兵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指挥)兵乎?’对曰:‘可。’阖庐曰:‘可试以妇人乎?’曰:‘可。’于是许之。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约束既布,乃设铁钺(fūyuè夫月,古代军法杀人大斧),即三令五申之,于是鼓之右,妇人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会不熟,将之罪也。’复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妇人复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斩左、右队长。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趣(cù促,急忙)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孙子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遂斩队长二人以徇(xùn殉,巡行示众)。用其次为队长,于是复鼓之。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zhòng众,符合)规矩绳墨,无敢出声。”

【例句】:

北周·庾信《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六韬九法,不用吴起旧书;三令五申,无劳孙武先诫。” 宋·辛弃疾《鹧鸪天·赋牡丹》:“愁红惨绿今宵看,却似吴宫教阵图。” 元·曹瑞《青杏子·骋杯》:“一管笔在手,敢搦孙武女兵斗。” 明·高启《二乔》:“孙郎料得非孙子,不肯临戎戮二姬。” 清·钱谦益《圣野携妓夜饮绿水园》之三:“吴宫我欲重教战,要领吴娃作队师。”


【典源】《史记·孙子列传》:“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阖庐曰:‘可试以妇人乎?’曰:‘可。’于是许之,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皆令持戟。……约束既布,乃设鈇钺,即三令五申之。于是鼓之右,妇人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复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妇人复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斩左右队长。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孙子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遂斩队长二人以徇。用其次为队长,于是复鼓之。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吴越春秋·阖闾内传》亦载,文大略同。

【今译】 孙子名武,春秋时齐国人,因擅长兵法而受到吴王阖庐 (一作阖闾) 召见。阖庐说:“您写的兵法十三篇,我都读过了,能试为操演一番吗?”孙武答道:“可以。”阖庐问:“能操练妇女吗?”孙武又答:“可以。”于是吴王答应了,唤出宫女共一百八十人。孙武遂将她们分成两队,命吴王的两个宠姬分任队长,使她们持戟而立。孙武把号令交待清楚,设置下鈇钺,又反复申明号令、军法。然后击鼓传命,使之向右,可是宫女们不动,只是大笑。孙武说:“规定不清,号令不熟,是主将的过错。”于是再次反复申明,而后击鼓向左,宫女们还是大笑,仍不执行。孙武下令说:“规定不清,号令不熟,是主将的过错; 而明白了却不按号令去做,则是队官的过错了。”当即命令推出两位队长准备斩首。吴王正在台上观看操演,见到要斩他爱姬,惊恐万分,急忙派使者传令给孙武:“我已经了解您善于用兵了。如果没了这两名宠姬,我吃饭都没滋味,请您别杀她们!”孙武说:“我已受命为主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还是杀了二姬示众,又按次序任命下一个人为队长,再击鼓传令。这时,无论向左向右,前进后退,还是跪下站起,宫女们都严格地按号令行事,没有胆敢出声的了。

【释义】 后以此典指宫中操演阵法;也戏指姬妾众人。

【典形】 教宫人战、戮二姬、三令五申、孙武女兵、吴宫教战、吴宫教阵、宫中斩美人。

【示例】

〔教宫人战〕 清·黄遵宪《初闻京师义和团事》:“冠缨且教宫人战, 绣镼还充司隶仪。”

〔戮二姬〕 明·高启 《二乔》:“孙郎料得非孙子,不肯临戎戮二姬。”

〔三令五申〕 北周·庾信《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六韬九法,不用吴起旧书; 三令五申,无劳孙武先诫。”

〔孙武女兵〕 元·曹瑞《青杏子·骋怀》:“一管笔在手,敢搦孙武女兵斗。”

〔吴宫教战〕 清·钱谦益《圣野携妓夜饮绿水园》之三:“吴宫我欲重教战,要领吴娃作队师。”

〔吴宫教阵〕 宋·辛弃疾《鹧鸪天·赋牡丹》:“愁红惨绿今宵看,却似吴宫教阵图。”


猜你喜欢

  • 谮润

    《论语.颜渊》:“浸润之谮。”后以“谮润”指日积月累的谗言。《三国志.孙坚传》:“坚与卓非有骨肉之怨也,而将军受谮润之言,还相嫌疑。”【词语谮润】   汉语大词典:谮润

  • 耳馀

    源见“张耳陈馀”。指势利之交。宋范成大《次韵龚养正病中见寄》:“瘠肥邈尔自秦越,势利纷然皆耳 馀。”

  • 冰出水

    《荀子.劝学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况指出:冰生于水,而寒于水。这意思是说,为学之道,学生当胜于先生,学而方有提高。唐.王季文《青出蓝》诗:“还同冰出水,不共草为萤。

  • 言讷

    《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邢昺疏:“讷,迟钝也;敏,疾也。言君子但欲迟钝于言敏捷于行,恶时人行不副言也。”后以“言讷”谓说话迟顿不流畅。唐韩愈《上考功崔虞部书》:“欲学为佞,则患言讷词

  • 虽有忮心,不怨飘瓦

    忮( ㄓˋ zhì )心:忌恨之心。飘瓦:飘落之瓦。 飘落的瓦,偶然打中自己,心里虽有怨恨,却不好怨谁。 后泛指消除褊心,宽容别人。语出《庄子.达生》:“虽有忮心者,不怨飘瓦。”成玄英疏:“飘落

  • 偷桃

    旧题汉班固撰《汉武故事》:“东郡送一短人……(上)召东方朔问。朔至,呼短人曰:‘巨灵,汝何忽叛来,阿母还未?’短人不对,因指朔谓上曰:‘王母种桃,三千年一作子,此儿不良,已三过偷之矣。’”这是一个古代

  • 酒狂

    源见“次公狂”。指纵酒使气的人。宋王安石《三月十日韩子华招饮归城》诗:“酒狂有持梧桐板,暴谑一似《渔阳挝》。”【词语酒狂】   汉语大词典:酒狂

  • 方瞳人

    旧题晋.王嘉《拾遗记》卷三:“老聃在周之末,居反景日室之山,与世人绝迹。帷有黄发老叟五人,或乘鸿鹤,或衣羽毛,耳出于顶,瞳子皆方,面色玉洁,手握青筠之杖,与聃共谈天地之数。”《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传

  • 良乐

    王良、伯乐。古代善于驭马、相马的人。汉代班固《答宾戏》:“般输搉巧于斧斤,良乐轶能于相驭。”般输:古代巧匠。【词语良乐】   汉语大词典:良乐

  • 乐在其中

    快乐就在这中间。 表示行事自得其乐。语出《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文选.应瑒〈百一诗〉》李善注引蔡邕《与袁公书》:“朝夕游谈,从学宴饮,酌麦醴,燔干鱼,欣欣焉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