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苏味道传》载:唐朝苏味道为宰相,遇事怕担责任。尝对人说:“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摸棱以持两端可矣。”摸,通“模”。后因以“模棱两可”形容对事情的双方不置可否,是非不分。《明
源见“咏史船”。用以表达人生飘泊不定的感慨。明 汤式《天香引.中秋戏题》曲:“叹浮生动不动静不静似袁宏泛舟,算哀弦上不上下不下如庾亮登楼。”
同“蕉鹿梦”。宋张炎《木兰花慢.归隐湖山书寄陆处梅》词:“叹扇底歌残,蕉间梦醒,难寄中吴。”
狮子和大象或兔子搏斗,皆使尽全身之力。 比喻事无大小,都全力以赴,认真对待。语出宋.普济《五灯会元.卷六.亡名古宿》:“昔有一老宿,因僧问:‘师(狮)子捉兔亦全其力,捉象亦全其力,未审全个什么力?’
源见“冰人”。媒妁之言。清李渔《奈何天.忧嫁》:“山鸡与凤凰,雏时难预晓。一旦惑冰言,终身误窈窕。”【词语冰言】 汉语大词典:冰言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畏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谓自己的言行得到别人的赞助,因而声势更壮。三国魏曹植《与吴季重书》:“墨翟不好伎,何为过朝歌而回车乎?足下好伎,而正值墨翟回车之县,想足下助我张目也。”伎:声乐。兼语 张目,壮声威。指别人帮助自己壮大
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警惕。 古用作诫人谨慎从事之辞。语出《孟子.滕文公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宋史.吴潜传》:“以暗室屋漏为尊严之区,而必敬
宋沈括《梦溪笔谈.神异》载:传说彭蠡湖(江西 鄱阳湖)有神蛇,称彭蠡小龙,船家以洁器荐之,则蛇伏舟中,船乘便风,日行数百里而无波涛之恐。后有司以状闻于上,诏封为“顺济王”。民间因以“顺济王”指能保佑顺
蓬,蓬松、散乱。垢,污秽。形容头发蓬乱,面孔肮脏。源于北魏封轨。封轨,字广度,渤海(今河北南皮)人,沉稳好学,博通经传。官拜著作郎、国子博士、廷尉少卿,为官方正。一次,在他家乡渤海任过太守的崔休有事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