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刻木为吏

刻木为吏

即使是木头削刻成的木偶狱吏,人们都不愿与其见面,唯恐避之不及。用此衬托世间狱吏的凶暴可怖,令人望而生畏。西汉宣帝即位后,廷狱史路温舒上书说应当崇尚道德教化,减缓刑罚,其中说道:“俗话说得好:‘即便在地上画个圈儿当牢狱,人们也不敢走进去,刻削个木偶狱吏来审案,人们都势必不愿与之对质,何况是真的呢?’这是人们普遍地痛恨厌恶凶暴的狱吏而发出的悲痛之辞啊!”后以此典言狱吏的残酷可怖,令人不寒而栗

【出典】:

汉书》卷51《路温舒传》2368、2370页:“宣帝初即位,温舒上书,言宜尚德缓刑。其辞曰:‘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此皆疾(厌恶、痛恨)吏之风,悲痛之辞也。’故天下之患,莫深于狱;败法乱正,离亲塞道,莫甚乎治狱之吏。”颜师古注曰:“画狱木吏,尚不入对,况真实乎。”

【例句】:

唐·柳宗元《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天监昭明人心感悦宗元窜伏湘浦贺未由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刻木终难对,焚芝莫改芳。” 宋·王楙《野客丛书·汉狱吏不恤》:“是以狱吏专为深刻残贼而亡极,偷为一切,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


见“削木为吏”。宋·陆游《赛神曲》:“束草作官但形模,~无文书。”


【词语刻木为吏】  成语:刻木为吏汉语词典:刻木为吏

猜你喜欢

  • 子房辟谷

    同“留侯却粒”。明徐渭《四张歌张六丈七十》诗:“子房辟谷期不死,先师黄石公,后约赤松子。”

  • 陈平社

    源见“陈平分肉”。借指处事公平。金李俊民《即事》诗:“谁能宰似陈平社,那免悲如宋玉秋。”

  • 走为上策

    同“走为上计”。蒋子龙《机电局长的一天》:“他感到,内心的一些想法,摆到桌面上是站不住脚的,还是走为上策。”见“走为上计”。姚雪垠《李自成》38章:“朱成矩忧虑地说:‘我也想三十六计,~。但恐欲走不能

  • 商瞿未老

    同“商瞿庆迟”。唐元稹《酬乐天馀思不尽加为六韵之作》:“商瞿未老犹希冀,莫把籝金便付人。”

  • 罗爵门庭

    同“罗雀门庭”。爵,通“雀”。宋刘克庄《和张简簿尉韵》:“骑驴导从两黥挟,罗爵门庭几客来。”

  • 郗公

    《晋书.郗鉴传》:“时明帝初即位,王敦专制,内外威逼,谋仗鉴为外援,由是拜安西将军、兖州刺史、都督扬州江西诸军、假节,镇合肥。敦忌之,表为尚书令,征还。寻而帝崩,鉴与王异……等并授遗诏,辅少主,进位车

  • 灵匹

    源见“牛郎织女”。神仙匹偶,指牛郎 织女。南朝 宋谢惠连《七月七日夜咏牛女》:“云汉有灵匹,弥年阙相从。”【词语灵匹】   汉语大词典:灵匹

  • 阮家集

    同“阮生集”。唐皎然《雪夜送海上人常州觐叔父上人殷仲文后》诗:“明朝阮家集,知有竹林僧。”【词语阮家集】   汉语大词典:阮家集

  • 淡泊明志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原文是讲论处世和学习须遵循的原则,后因以“淡泊明志”形

  • 应刘

    三国时魏应玚、刘桢,皆以能文著名当时,为曹丕、曹植兄弟所礼遇。后来诗文中常以“应刘”为宾客才人的代称。唐代杜甫《哭李尚书重题》诗:“还瞻魏太子,宾客减应刘。”【词语应刘】   汉语大词典:应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