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刻木为吏

刻木为吏

即使是木头削刻成的木偶狱吏,人们都不愿与其见面,唯恐避之不及。用此衬托世间狱吏的凶暴可怖,令人望而生畏。西汉宣帝即位后,廷狱史路温舒上书说应当崇尚道德教化,减缓刑罚,其中说道:“俗话说得好:‘即便在地上画个圈儿当牢狱,人们也不敢走进去,刻削个木偶狱吏来审案,人们都势必不愿与之对质,何况是真的呢?’这是人们普遍地痛恨厌恶凶暴的狱吏而发出的悲痛之辞啊!”后以此典言狱吏的残酷可怖,令人不寒而栗

【出典】:

汉书》卷51《路温舒传》2368、2370页:“宣帝初即位,温舒上书,言宜尚德缓刑。其辞曰:‘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此皆疾(厌恶、痛恨)吏之风,悲痛之辞也。’故天下之患,莫深于狱;败法乱正,离亲塞道,莫甚乎治狱之吏。”颜师古注曰:“画狱木吏,尚不入对,况真实乎。”

【例句】:

唐·柳宗元《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天监昭明人心感悦宗元窜伏湘浦贺未由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刻木终难对,焚芝莫改芳。” 宋·王楙《野客丛书·汉狱吏不恤》:“是以狱吏专为深刻残贼而亡极,偷为一切,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


见“削木为吏”。宋·陆游《赛神曲》:“束草作官但形模,~无文书。”


【词语刻木为吏】  成语:刻木为吏汉语词典:刻木为吏

猜你喜欢

  • 马愿如羊

    《后汉书.张奂传》载:东汉张奂任安定属国都尉,联合羌人击败匈奴,羌人头领感恩而献马二十匹、金鐻八枚,奂对诸羌首领说:“使马如羊,不以入厩;使金如粟,不以入怀。”以金、马悉数归还。后因以“马愿如羊”为官

  • 贤良方正

    意为有德有才、端平正直之人。此典指汉文帝刘恒征求贤良方正,询访政治得失。后以此典作为选拔有德有才文墨之士的美称。公元前108年,刘恒由代王被迎立为汉文帝后,他励精图治,进行一系列改革和创新,很有作为。

  • 摘骊龙珠

    源见“探骊得珠”。喻指获取难得的珍贵之物。清丁日昌《子贞太史以诗谢荔仍和东坡韵二首呈教》之一:“雷公砰訇天鼓震,伸手曾摘骊龙珠。”

  • 吹布毛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四《杭州鸟窠道林禅师》:“有侍者会通,忽一日欲辞去。师问曰:‘汝今何往?’对曰:‘……今往诸方学佛法去。’师曰:‘若是佛法,吾此间亦有少许。’(会)曰:‘如何是和尚佛法?’师于

  • 郁林石

    《新唐书.陆龟蒙传》:“陆氏在姑苏,其门有巨石。远祖绩(三国时吴陆绩,字公纪)尝事吴为郁林太守。罢归无装,舟轻不可越海,取石为重。人称其廉,号‘郁林石’。”又见唐缺名《大唐传载》。相传汉朝末年,吴郡陆

  • 锦鲤

    源见“鱼传尺素”。书信的美称。宋李泳《贺新郎.感旧》词:“彩舫凌波分飞后,别浦菱花自老。问锦鲤何时重到?”明徐复祚《红梨记.忆友》:“就使裁书锦鲤,抒情陇梅。”【词语锦鲤】   汉语大词典:锦鲤

  • 敝帚自享

    同“敝帚自珍”。清包世臣《艺舟双楫.书刘文清〈四智颂〉后》:“唯余事斯,素有微契,而敝帚自享,从无连篇累牍之作。”主谓 比喻东西不贵重,自己却非常珍惜。清·包世臣《艺舟双辑·书刘文清〈四智颂〉后》:“

  • 衽席无辨

    同“衽席无辩”。清薛福成《书〈汉书.外戚传〉后九》:“汉自高祖帷薄不修,文帝衽席无辨,而宫闱之政不肃。”【词语衽席无辨】   汉语大词典:衽席无辨

  • 宴尔新婚

    宴尔:安乐貌。宴,也作“燕”。 原为弃妇诉说原夫与新欢作乐之辞。 后形容新婚的欢乐。常用作对新婚者的贺词。语出《诗.邶风.谷风》:“宴尔新昏(婚),如兄如弟。”元.郑德辉《倩女离魂》三折:“若肯成

  • 临邛卮

    同“临邛酒”。南朝 梁吴均《秋念诗》:“还深长夜想,顾忆临邛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