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入幕之宾

入幕之宾

幕:帷幕。能进入帷幕内的客人,比喻亲信人物,后幕僚称为幕宾。郗超(336-377年),高平金乡(今属山东)人,字景兴,一字嘉宾。为桓温参军,深见信任。时桓温权势煊赫,气焰熏天。渐有代晋自立之心,常言:“男儿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晋孝武帝宁康元年(373年)二月,桓温由地方回到朝中,朝廷派吏部尚书谢安,侍中王坦之在新亭迎接他。京城中盛传桓温将加害二人。王坦之非常害怕,汗流沾衣,以至手笏都拿倒了。谢安却非常从容,对桓温说:“我听说诸侯有道,应在四邻守卫,为何还在墙后安置人呢?”恰在此时,风吹帐起,露出了正在窃听的郗超。谢安不无讥讽地笑着说:“郗超可算得上入幕之宾了。”

【出典】:

晋书》卷67《郗超传》1803页:“温怀不轨,欲立霸王之基,超为之谋。谢安与王坦之尝诣温论事,温令超帐中卧听之,风动帐开,安笑曰:‘郗生可谓入幕之宾矣。’”

【例句】: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12:“东坡自此将佛印愈加敬重,遂为入幕之宾。”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16回:“承他屈尊优待,殷勤款洽,莫非要弟为其入幕之宾否?”


偏正 幕,帐幕。宾,客人。泛指幕僚或亲近的人。语出《晋书·郗超传》:“谢安与王坦之尝诣(桓)温论事,温令超帐中卧听之,风动帐开,安笑曰:‘郗生可谓入幕之宾矣!’”《醒世恒言》卷12:“东坡自此将佛印愈加敬重,遂为~。”△用于描写心腹亲信。


【词语入幕之宾】  成语:入幕之宾汉语词典:入幕之宾

猜你喜欢

  • 化鹄

    《艺文类聚》卷四引邓德明《南康记》:“昔有卢耽仕州为治中,少学仙术,善解飞腾。每夕,辄凌虚为家,晓则还州。尝元会至晚,不及朝列,化为白鹄……”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四:“孙钟……与母居,至孝笃性,

  • 翠纶失鱼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卷七):“夫以桃李不言而成蹊,有实存也。况乎文章述志为本,言与志反,文岂足征?是以联辞结采,将欲明理;采滥辞诡,则心理愈翳。固知翠纶桂饵,反所以失鱼,言隐荣华,殆谓此

  • 怜野鹜

    源见“家鸡野雉”。喻贱近贵远,喜爱他人的书法技艺。宋陈师道《送孝忠》诗之一:“未须怜野鹜,家法付宣城。”

  • 行幸万里

    《太平广记》卷一三六《万里桥》:“玄宗幸东都,偶然秋霁(雨雪止,云雾散。),与一行师共登天宫寺阁,临眺久之。上遐顾悽然,发叹数四。谓一行曰:‘吾甲子得终无患乎?’一行进曰:‘陛下行幸万里,圣祚无疆。’

  • 百炼鉴

    同“百炼镜”。宋洪迈《容斋五笔.端午贴子词》:“百炼鉴从江上铸,五时花向帐前施。”【词语百炼鉴】   汉语大词典:百炼鉴

  • 掩户自挝

    《后汉书.缪肜传》:“缪肜(音miào róng,《佩文韵府》卷二十一引作“缪彤”)字豫公,汝南召陵人也。少孤,兄弟四人,皆同财业。及各娶妻,诸妇遂求分异,又数有斗争之言。肜深怀愤叹,乃掩户自挝(挝,

  • 一窍不通

    《吕氏春秋.过理》:“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孔子闻之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高诱注:“纣性不仁,心不通,安于为恶,杀比干,故孔子言其一窍通则比干不见杀也。”后以“一窍不通”喻一点不懂。《醒世

  • 光逸偷眠

    《晋书.光逸传》:“光逸字孟祖,乐安人也。初为博昌小吏,县令使逸送客,冒寒举体冻湿,还遇令不在,逸解衣炙之,入令被中卧。令还,大怒,将加严罚。逸曰:‘家贫衣单,沾湿无可代。若不暂温,势必冻死,奈何惜一

  • 诗礼将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晋作三军,谋元帅。赵衰曰:‘郤穀可。臣亟闻其言矣,说(同悦)礼、乐而敦《诗》、《书》。《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德义利之本也。夏书曰:“赋纳以言,明试以功,

  • 蕉隍鹿

    源见“蕉鹿梦”。泛指虚无梦幻般的事物景象。宋朱晞颜《满江红》词:“算人生,得意待何时,蕉隍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