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告子论性,谓性无善恶之别,犹湍水之无分东西。《孟子.告子上》:“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湍( ㄊㄨㄢ tuān 团
同“贝萋”。《北齐书.幼主纪》:“忠信不闻,萋斐必入。”【词语萋斐】 汉语大词典:萋斐
明武宗朱厚照于宫禁中建造的淫乐场所。正德二年(1507年)诏造豹房,在西华门内,不听政,昼夜淫乐。正德十六年(1521年),厚照死于豹房。【出典】:《明史》卷16《武宗本纪》201页:“(正德二年)秋
源见“玉树后庭花”。借指荒淫作乐。清 丘逢甲《秋兴次张六士韵》之六:“后庭玉树犹歌舞,前席苍生付鬼神。”
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后因以“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用为指愚笨的人经过反复考虑,总会有可取的地方的典故。多用作自己发表意见时的客气话。鲁迅《花边
言佛之戒律慈悲,如舟棹以渡人。宋叶廷珪《海录碎事.道释经》:“若乘戒舟,鼓以慈棹,而不能横截风涛,达登彼岸者,无此理也。”【词语戒舟慈棹】 成语:戒舟慈棹汉语大词典:戒舟慈棹
元.脱脱等《宋史.隐逸传下.苏云卿》:“苏云卿,广汉人。绍兴间,来豫章东湖,结庐独居,待邻曲有恩礼,无良贱老稚皆爱敬之,称曰苏翁。……披荆畚砾为圃,艺植耘芟,灌溉培壅,皆有法度。虽隆暑极寒,土焦草冻,
源见“隋侯之珠”。比喻锦绣文才。清黄宗羲《寿李杲堂五十序》:“而当日所为之文章,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抱荆山之玉者,竟不异虫欢鸟聒,过耳已泯。”【词语灵蛇珠】 汉语大词典:灵蛇珠
源见“出震”。称伏羲。唐孔颖达《〈尚书正义〉序》:“其泉源所渐,基于出震之君;黼藻斯彰,郁乎如云之后。”【词语出震之君】 成语:出震之君汉语大词典:出震之君
同“坐以待毙”。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九》:“善良之民,坐而待毙。”见“坐以待毙”。茅盾《子夜》12:“他说明了消极的‘自立政策’——不仰赖银钱业的放款,就等于~;只有先战胜了老赵,打破了老赵指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