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伐毛洗髓

伐毛洗髓

宋.李昉《太平广记(六).〈东方朔〉》引《洞冥记》载:朔以元封中;游鸿濛之泽,忽遇母采桑于白海之滨。俄而有黄眉翁,指母以语朔曰:“昔为我妻,托形为太白之精,今汝亦此星之精也。吾却食吞气,已九十余年,目中童子,皆有青光。能见幽隐之物。三千年一返骨洗髓,二千年一剥皮伐毛,吾生来已三洗髓五伐毛矣。”

此乃神话故事。仙人黄翁对东方朔说:“(我)三千岁一返骨洗髓,二千岁一剥皮伐毛,吾生来已三洗髓五伐毛矣。”后用“伐毛洗髓”比喻涤除身心的尘垢污秽,即洗心革面。

清.黄景仁《浴汤泉诗》:“伐毛洗髓欠福命,尘土肠胃聊湔滁。”


并列 削去旧的毛发,洗去旧的骨髓。比喻脱胎换骨,成仙得道。也比喻涤除垢秽。语本《太平广记·六·〈东方朔〉》引《洞冥记》:“东方朔游鸿蒙之泽,有黄翁,告朔曰:‘吾却食吞气,已九十余岁,目中瞳子,色皆青光,能见幽隐之物,三千年一返骨洗髓,二千年一剥皮伐毛。吾生来已三洗髓,五伐毛矣。’”清·黄景仁《浴汤泉》:“我来正值春雨后,桃花浅涨方萦纡;~欠福命,尘土肠胃聊湔除。”△褒义。多用于描写除旧布新、事物有重大改变方面。→脱胎换骨 伐毛换髓。也作“洗髓伐毛”。


【词语伐毛洗髓】  成语:伐毛洗髓汉语词典:伐毛洗髓

猜你喜欢

  • 车薪杯水

    见“杯水车薪”。

  • 题红宫怨

    源见“红叶题诗”。借指旷女之怨。明阮大铖《燕子笺.写笺》:“并不是织锦回文,那些个题红宫怨。”

  • 捕虏

    《后汉书》卷二十二《马武传》:“世祖即位,以武为郎中、骑都尉,封山都侯。建成四年,与虎牙将军盖延等讨刘永,武别击济阴,下成武、楚丘,拜捕虏将军。”后汉名将马武以战功封捕虏将军。后遂用为咏名将之典。唐.

  • 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有名的工匠能够把制作的规矩准则传授给别人,却不能够使别人一定具有高明的技巧。 表示学习不能单靠师传,还要靠自己的钻研。语出《孟子.尽心下》:“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明.缪希雍《葬经翼.难

  • 戒石铭

    源见“戒石”。指戒石上所刻铭文。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泰陵书《戒石铭》赐郡国曰:‘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用《蜀梼杌》中所载孟王 昶文。”【词语戒石铭】   汉语大词典:戒石铭

  • 嘲三九

    同“嘲三韭”。九,为“韭”的谐音。宋刘子翚《咏韭》诗:“肉食嘲三九,终怜气韵清。”

  • 五车

    同“五车书”。南朝 宋鲍照《拟古》诗之二:“两书穷舌端,五车摧笔锋。”【词语五车】   汉语大词典:五车

  • 声至银河

    源见“响遏行云”。形容歌声高亢激越。元白朴《驻马听.歌》曲:“前声起彻绕危梁,后声并至银河上。韵悠扬,小楼一夜云来往。”

  • 冥行擿埴

    汉扬雄《法言.修身》:“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李轨注:“埴,土也。盲人以杖擿地而求道,虽用白日,无异夜行,夜行之义,面墙之喻也。”后以“冥行擿埴”比喻暗中摸索。康有为《大同书》甲部五章:“若愚者乎,

  • 世间无伯乐

    源见“伯乐相马”。喻人世间没有善于鉴别人才的人。元 萨都剌《题瘦马图》诗:“人生相遇贵相知,孰谓世间无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