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吃烟火食

不吃烟火食

亦作“不食人间烟火”。烟火食:熟食,世俗食物。道家以为神仙是不吃烟火烧煮的食物的,因以喻人有道气或仙气。或比喻与世俗不同,有高尚情操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旧时用以称赞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凡俗。赵自然太平繁昌(今安徽繁昌)人,以卖茶为业,本名王九。13岁时,身患重病,其父送他到青华观为道士。他做梦遇一位自称姓阴的素袍白发老人,领他到山上,把青嫩的柏树枝给他吃。醒来以后,不再吃食,每闻熟食味就要呕吐。一年多以后,又梦见那位老人,教他篆书。知州王洞报告朝廷,太守特为召见了解情况,赐给道士服装,改名“自然”。以后又有郑荣、赵抱一都不吃熟食,只以生果清泉为食。

【出典】:

宋史》卷461《方技传上·赵自然传》:13512、13513页:“赵自然,太平繁昌人,家荻港旁,以鬻茗为业。本名王九,始十三,疾甚,父抱诣青华观,许为道士。后梦一人,状貌魁伟,纶巾素袍,鬓发班白,自云姓阴。引之登高山,谓曰:‘汝有道气,吾将教汝辟谷之法。’乃出青柏枝令啖,梦中食之。及觉,遂不食,神气清爽,每闻火食气即呕。惟生果清泉而已。”又“大中祥符中,又有郑荣者,本禁军,戍壁州还,夜遇神人谓曰:‘汝有道气,勿火食。’”

【例句】:

阮阅《诗话总龟》卷九引《直方诗话》:“(张)文潜先与李公择辈来予家,作长句。后再同东坡来,东坡读其诗,叹息云:‘此不是吃烟火食人道底言语。”


述宾 道家认为神仙或修道的人是不吃用烟火煮熟的食物的。用以比喻出世超俗不同于一般。元·马致远《岳阳楼》3折:“我穿着领巾懒衣,~。”△多用于超脱尘世方面。也作“不吃人间烟火”、“不吃人间烟火食”、“不食人间烟火”、“不食烟火”。


【词语不吃烟火食】  成语:不吃烟火食汉语词典:不吃烟火食

猜你喜欢

  • 负戴

    汉刘向《列女传.楚接舆妻》载:接舆躬耕以为食,楚王派使者持重金、具车马往聘迎之。其妻曰:“义士非礼不动,不为贫而易操,不为贱而改行。妾事先生躬耕以为食,亲织以为衣,食饱衣暖,据义而动,其乐亦自足矣。若

  • 张绪柳

    源见“张绪风流”。美称飘舞的垂柳。宋陆游《小园竹间得梅一枝》诗:“梦魂不接庄周蝶,心事肯付张绪柳!”【词语张绪柳】   汉语大词典:张绪柳

  • 咳唾成珠

    《庄子.秋水》:“夔谓蚿曰(夔,是古代神话传说中东海流波山上的一足兽。蚿,是一种百足之虫):‘吾以一足,趻踔而行(趻踔,音chěnchuō,进退不定跳躍前进),予无如矣。今子之使万足,独奈何?’蚿曰:

  • 火烧赤壁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

  • 戴封积薪

    《后汉书.独行传.戴封》:“戴封字平仲,济北刚人也。……诏书求贤良方正直言之士,有至行能消灾伏异者,公卿郡守各举一人,郡及大司农俱举封。公车征,陛见,对策第一,擢拜议郎。迁西华令。……其年大旱,封祷请

  • 云鹏怒翼

    源见“鲲鹏展翅”。指鲲鹏巨大的翅膀,形容极其庞大。唐钱起《江行无题》诗之二三:“帆翅初张处,云鹏怒翼同。”

  • 桐乡爱

    源见“桐乡归葬”。称美有惠政的地方官受到百姓的爱戴。唐李德裕《近于伊川卜山居将命者画图而至欣然有感》诗:“邑有桐乡爱,山余黍谷暄。”

  • 一夔足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古者有夔一足,其果信有一足乎?’孔子对曰:‘不也,夔非一足也……一而足也。’”孔子向鲁哀公指出,古时乐师夔不是一只脚,而是像夔这样的人有一个就足够了。

  • 中牟之治

    《后汉书.鲁恭传》:“鲁恭字仲康,扶风平陵人也……建初七年(汉章帝年号,七年当是公元八十二年),郡国螟伤稼,犬牙沿界,不入中牟。河南尹袁安闻之,疑其不实,使仁恕掾肥亲往廉之(仁恕掾,是主管狱事的小吏;

  • 陈平宰

    源见“陈平分肉”。美称主持村务的父老办事公平。明马中锡《春社》诗:“膰肉陈平宰,村醪杜甫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