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斗得凉州

一斗得凉州

源见“斗酒博凉州”。谓以行贿得官。宋苏轼《次韵秦观秀才见赠》:“将军百战竟不侯,伯郎一斗得凉州。”


【典源】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裴松之注引汉·赵岐《三辅决录》曰:“伯郎,凉州人,名不令休。其注曰;伯郎姓孟,名他,扶风人。灵帝时,中常侍张让专朝政,让监奴典护家事。他仕不遂,乃尽以家财赂监奴,与共结亲,积年家产为之破尽。众奴皆惭,问他所欲,他曰:‘欲得卿曹拜耳。’奴被恩久,皆许诺。时宾客求见让者,门下车

常数百乘,或累日不得通。他最后到,众奴伺其至,皆迎车而拜,径将他车独入。众人悉惊,谓他与让善,争以珍物遗 (wei) 他。他得之,尽以赂让,让大喜。他又以蒲桃酒一斛 (一作斗) 遗让,即拜凉州刺史。”《后汉书·宦者列传·张让传》亦载,“孟他”作“孟佗”,但无送酒事。

【今译】 汉灵帝时,宦官中常侍张让独揽朝政,张让家的监奴主管家事,也很有威权。孟他 (字伯郎) 求官不成,于是以家财贿赂张家监奴,与其结为亲好,几年来将家产都用尽了。监奴们过意不去,问孟他有什么要求,孟他说:“只想让你们拜一拜我。”监奴们答应。当时宾客求见张让的非常多,门外车常有几百辆,有的来好多天也不给禀报。孟他这天最后来,众监奴见孟来了,都迎车而拜,赶快让他的车子进去。众人认为孟他与张让有交情,争着以财宝送给孟他。孟他又转赠给张让,张让十分高兴。孟他又送给张让一斗葡萄美酒,结果被拜为凉州刺史。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设法行贿,求取官职。

【典形】 博凉州、刺史葡萄酒、葡萄得凉州、蒲桃换名州、蒲萄一斗、取凉州牧、一斗得凉州、酒换西凉州、五斗凉州、一斗博凉州。

【示例】

〔博凉州〕 宋·陆游《比从人觅酒皆酸薄》:“酒尽聊凭折简求,不知人要博凉州。”

〔剌史葡萄酒〕 宋·陈与义《道中寒食》:“刺史葡萄酒,先生首蓿盘。”

〔葡萄得凉州〕 北周·王褒《墙上难为趋》:“夜伏拥门作常伯,自有葡萄得凉州。”

〔蒲桃换名州〕 清·程先贞 《还山春事》:“松茗还能清闭户,蒲桃岂肯换名州。”

〔蒲萄一斗〕 宋·陆游《凌云醉归作》:“君不见蒲萄一斗换得西凉州,不如将军告身供一醉。”

〔取凉州牧〕 唐·刘禹锡 《葡萄歌》:“为君持一斗,往取凉州牧。”

〔一斗得凉州〕 宋·苏轼《次韵秦观秀才见赠》:“将军百战竟不侯,伯郎一斗得凉州。”


猜你喜欢

  • 投刃皆虚

    源见“庖丁解牛”。比喻处理事务得心应手。晋孙绰《天台山赋》:“游览既周,体静心闲。害马已去,世事都捐。投刃皆虚,目牛无全。”唐李白《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所谓投刃而皆虚,为其政而则理成,去若始至,人

  • 长明公

    唐.李玫《异闻实录.长明公》:“杨穆于昭应寺读书,每见一红裳女子。一日诵诗曰:‘金殿不胜秋,月斜石楼冷。谁是相顾人?褰帷吊孤影。’穆问其姓氏,云:‘远祖名无忌,姓宋。十四代祖,因显扬释教,封长明公。开

  • 一寸光阴一寸金

    一寸光阴:指日影移动一寸,形容时间很短。 一寸光阴像一寸金子一样。 极言时间宝贵。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语出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 九万风

    同“九万清风”。唐李群玉《登蒲涧寺后二岩》诗之三:“遐想鱼鹏化,开襟九万风。”

  • 黔公衾

    同“黔娄被”。清吴嘉纪《哭刘业师》诗之一:“黔公衾不足,卜氏泪方垂。”

  • 枕曲藉糟

    源见“刘伶好酒”。形容嗜酒或醉饮疏狂。元曹绍《安雅堂酒令》:“自饮一杯,仍要见枕曲藉糟之态,对席者作雷声,左邻作蜂声,右邻作蠢蠢状。”并列 藉,铺垫。枕着酒曲,垫着酒糟。形容嗜酒、醉酒。《晋书·刘伶传

  • 晒书

    《世说新语.排调》:“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艺文类聚》卷四引《世说新语》:“郝隆,七月七日,见邻人皆曝晒衣物,隆乃仰卧出腹,云‘晒书’。”郝隆字仕治,为桓温南蛮参军,

  • 四杰

    唐高宗李治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齐名。文章工于骈俪,世号“初唐四杰”。见《新唐书.王勃传》。后代也多有以齐名四人称“四杰”的,如明初高启、杨基、张羽、徐贲称“四杰”。见《明史.高启传》。明

  • 刻凤

    南朝.梁.刘勰《新论》:“公输之刻凤也,冠距未成,翠羽未树,见其身者,谓之龙鸱(鸱,音chī,鹞鹰),见其首者,名曰鴮鸅(音wū zé,鸟名)人皆訾其丑而笑其拙。及凤之成,翠冠云耸,朱距电摇,锦身霞散

  • 甘苦与共

    见“同甘共苦”。【词语甘苦与共】  成语:甘苦与共汉语大词典:甘苦与共